二、斯大林心目中的革命前途
蒋介石在领导革命,斯大林把他当盟友;革命的前途,在斯大林看来,是怎样的呢?底下是他那众多相关讲话中之最不丢人现眼的一部分(那最可耻的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
“中国的革命军(即蒋介石的军队),是中国工人和农民解放斗争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广东军队的进展,意味着对帝国主义的打击,对它的中国走狗的打击,与此同时,中国一切革命分子,特别是工人,也因此会得到集会、罢工、出版与组织的自由。”(“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第四十六页)
蒋介石的军队,据斯大林说来,就是工人和农民的军队。它给全体人民以自由,“特别是对于工人”。
那么,为使革命成功,需要什么呢?很少:
“青年学生(革命的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假使能让他们都从属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之下,那么,所有这些人就会化作一股巨大力量,推动革命飞速发展。”(同书第五十五页)
这样说来,共产国际的任务,不是把工人和农民,从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解放出来,相反,是怎么样更好地把他们附属于资产阶级影响之下。在斯大林这篇文章写成和发表的日子里,蒋介石正在用苏联援助的军火,率领着从属于他的工农,“飞速地”走向……上海大屠杀。
三、斯大林与蒋介石
自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蒋介石在广州举行政变以后(那时我们的报纸对此避而不谈),共产党就沦为国民党彻头彻尾的附庸了,当时,中共还签订了一纸誓约,保证不批评三民主义。然后,蒋介石--好一个精彩的细节!--请求共产国际接纳国民党做它的正式支部。在准备作工农刽子手的同时,蒋介石需要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给他作掩护。他得到了这种掩护。蒋介石与胡汉民领导下的国民党,终于以列席的资格被共产国际批准加入了。当蒋介石紧锣密鼓地筹划反革命政变时,他也没有忘记和斯大林称兄道弟,比如说,互赠像片,以示友谊永固。作为这种友谊的象征,苏共中央委员,当权派的布勃诺夫(注二),曾专程来中国拜望蒋介石。顺便说一下:布勃诺夫到达广州的时候,正赶上蒋介石发动的三月二十日事变。布勃诺夫有什么反应呢?他要求中国共产党服从国民党,并且保持安静。
上海大屠杀之后,共产国际上上下下的负责干部,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企图否认刽子手蒋介石曾是共产国际的一员。这些大人先生甚至脸红脖子粗地断言,国民党压根儿就没有加入过共产国际。他们忘记了,政治局就此事表决时,以压倒性多数(托洛次基一票反对)批准了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他们忘记了,国民党代表邵力子“同志”参加过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那次会议正好谴责了左翼反对派,而在邵力子的与会发言中,却有这么几句话:
“蒋介石同志在对国民党党员的演说中指出,假使中国革命不能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亦即农民问题,那么革命成功一定是不可想象的。国民党奋斗的目标,不是在中国国民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如同西欧当年所建立的资产阶级统治一样,或是如同现在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统治那样(只有苏联除外)。……我们都相信,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之下,国民党一定会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共产国际执委会扩大会议记录(德文版),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三○三到四○四页。)
这就是一九二六年秋天第七次全体会议的真实情况。在这以后,共产国际的一员,“蒋介石同志”,就是那个发誓要在共产国际领导下解决一切历史任务的蒋介石,真地解决了一个历史任务:血腥镇压革命的任务。一九二七年五月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是这样说的:
“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第七次全体会议对中国革命进程的预测,已经被最近的一切事变,证明是完全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