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孙科夫人蓝业珍:张爱玲称“以美的容貌悦人”

2010-05-27 14:36:28

来源:凤凰网

  阅人无数的孙科感到蓝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

  1944年《新中国报社》举办的“女作家聚谈会”,出席者皆是孤岛上海最走红的女作家,张爱玲、苏青都在座。蓝业珍出席了茶话会,也有几句不错的隽语。

  主持人鲁风这样介绍她:“蓝女士不但爱好文学,她的一生便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如果有人写出来,必然是一部巨著。”

  蓝业珍接话:“我想作家是以笔来创造世界的,我则以生活来创造世界。”

  蓝业珍1912年出生于澳门,乳名巽(音xun,第四声)宜,父母希望她一生幸福安宜。“蓝业珍”是学名。她亲和力特别强。同学间有矛盾,只要她一掺和,大家又都喜笑颜开了。同学开玩笑说,业珍就是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于是,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她一点也不生气,干脆将谐音“蓝妮”作为她的名字。

  据说她的祖上是苗王。父亲蓝世勋任江苏省税务局局长,蓝妮随家人回到江苏。父亲请塾师教她读四书五经。她也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活的路标笔直地指向一代名媛。

  一场横祸突如其来,蓝世勋遭遇车祸,蓝家的顶梁柱坍塌了,幸福的物质框架倒了。蓝妮无法再继续学业,名门李调生愿意为其次子李定国聘蓝妮为媳妇。亲事确定,每月给蓝家津贴100元。蓝妮别无选择:她需要以婚姻来养家。

  1929年,蓝妮披上嫁衣,成为李府少奶奶。李家是汉族官僚世家大族,庭院深深,礼教森森,在外国行民国风,在家里行祖规。自由自在的蓝妮深感压抑。李家人在她面前有着无法克制的优越感,因为是他们出钱搭救了蓝家。蓝妮物质优渥,精神上却不能舒展。

  结婚6年,蓝妮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

  1934年,23岁的蓝妮决定离开李家自立,毅然办理了离婚手续。蓝妮自由出入社交场合,很快成了社交界明星。好事记者在报刊上推介:“你想目睹西汉赵飞燕、东汉貂蝉和绝世容颜吗?只消看一下社交场中的蓝妮!”

  蓝妮的风采可以想见。

  1935年暮春的一天,在同学陆英的晚宴上,蓝妮认识了时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命运衔来了一枚橄榄枝。

  不久,蓝妮以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多种场合。蓝妮具备女强人的行事风范,工作果敢,善于决断,生活上更是打叠起万种温存,将孙科照顾得无微不至。阅人无数的孙科感到蓝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已有正室的他“知法犯法”,二次婚礼只能低调。但蓝妮高瞻远瞩,她在哄得孙科一团高兴之际,信笔写下了一张白纸黑字的字据:“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

  上世纪四十年代,孙科元配陈夫人来到重庆,蓝妮回到了日伪占领下的上海,和女儿孙穗芬团聚。

  “女作家聚谈会”便是蓝妮在繁忙的商务之余抽时间参加的。蓝妮与在座的女作家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她做地皮生意,身价百万。而张爱玲、苏青等人却是辛苦作文的职业女作家。无法想像张、苏等人是以何种目光打量突兀出现在女作家中间的社交明星。无疑,蓝妮是张爱玲所谓的“以美的容貌悦人”的代表,而她们却是“以美的思想悦人”。蓝妮置身女作家中或许也感到窘促吧。随着话题的渐渐深入,女作家们个个伶牙俐齿,谈锋甚健,而蓝妮似乎只有嗑瓜子的份了。

  以后举行的茶话会上,便不见蓝妮的身影。

  日本投降后,戴笠以“汉奸嫌疑”罪名将蓝妮关进监狱。孙科向蒋介石求助,以辞职相胁,蒋介石下了手谕,命戴笠释放蓝妮。蓝妮回到家,大放鞭炮以示庆贺。

  • 相关阅读
  • 三国时期最倒霉的皇帝——汉献帝

      悲惨身世  汉献帝之所以受人同情首先缘于他的身世。后人们有言宁为鸡犬也不愿意生于帝王之家,生于帝王之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而无数的皇子皇孙中只有一个能侥幸攫得...

    时间:05-27
  • 真实三国:诸葛亮如何摆平蜀汉各派系

      一  一体、和睦是孔明致力的目标。蜀的政权,是由各种不同出身的人所构成的,有从前就跟着刘备的嫡系部队,有在荆州才归顺的人,还有蜀的当地人士、五斗米道信徒、类似马超这样的外来军阀,以及来自各地的少数...

    时间:05-27
  • 宋美龄婚前在上海的求职生涯

      1917 年夏天,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为期八年的留学生生活,于当年8 月只身返回上海。她回到上海的初期,就一心渴望到社会上去供职,可是由于其父宋嘉树的坚决反对,宋美龄在上海家中曾度过一段苦恼的家居生活。直到...

    时间:05-27
  • 《十月围城》历史真相:“姐妹花”智救孙中山

      近期热映的电影《十月围城》,引发了新一轮“孙中山热”。影片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对此,历史学家表示,这部...

    时间:05-27
  • 上高之战: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最精彩一战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蒋介石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

    时间:05-27
  • 林彪急于夺权时的刘伯承:被强行疏散到武汉

      五位元帅西山会晤  1966年5月,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大劫难。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战略小组也徒有虚名,同其他许多部门一样,实际上停止了工作。从此以后,刘伯承...

    时间:05-27
  • 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丧家不是贬夫子 看家方为污仲尼  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本书我看了之后获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请教过关于《论语》的一些看法。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的轰动原因一半在内容,...

    时间:05-27
  • 苏联曾组建“超人”部队PK美国“通灵部队”

      冷战末期,为应对美国所谓的“通灵部队”,苏联组建了一支绝密的精神部队,代号10003。由此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一场秘密的“精神战”。转眼20多年过去了,这支部队仍鲜为人知,俄罗...

    时间:05-27
  • 明朝怪事:一个假太监如何从南京一路骗到福州

      大太监南下吓软官员一大片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是一名太监,名叫汪直。  汪直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

    时间:05-27
  • 清朝用89年时间建避暑山庄 为避暑还是另有深意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