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体、和睦是孔明致力的目标。蜀的政权,是由各种不同出身的人所构成的,有从前就跟着刘备的嫡系部队,有在荆州才归顺的人,还有蜀的当地人士、五斗米道信徒、类似马超这样的外来军阀,以及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首领。
如果不能使他们成为一体,彼此和睦相处的话,这个政权恐怕会立即瓦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翌年,蜀进兵汉中,与曹操阵营诸将交战。二十四年(219年),蜀军终于占领汉中。
诸葛孔明担任军师将军之职,却未参与汉中之战,因为刘备亲自率兵出征,他必须留在成都,巩固内部。
要使蜀的人士有一体感,彼此和睦共处,绝非容易。孔明一一拜访有势力者,敞开胸襟与他们沟通。这些人和孔明交谈,自然会说出他们的不平或不满。
“我以前没注意到这件事,真是惭愧。我会立即调查、研究。”
孔明虚心听取众人的意见,并允诺在某个期限内解决或改善。
“军师将军完全没有私心。”
和孔明稍作交谈的人,都如此认为,而且都乐意接受孔明的意见。
孔明绝不信口开河,办不到的事情不会胡乱答应,他会明确表示:“抱歉,这件事情目前办不到。”
甘海上了年纪,不能远行,但仍勤于搜集附近的情报。孔明的身份不便涉足的地方,甘海替他前往,带回一些珍贵的情报。
蜀军展开汉中之战,是法正建议的。
“虽然五斗米道的张鲁轻易归降于曹操,曹操却没乘势进兵巴蜀,而只令夏侯渊与张郃两将留守,便挥师北返,这不是曹操'智'犹未逮,而是他'力'之不足。可能因为有内忧的关系吧?依我看,留守两将的器量,并不优于我方的将帅,举兵前往征讨,应该可以战胜。”
法正的观测,可以说大致是正确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决定继承人之后,曹操阵营多少有点不安定,而且疫病流行,人心不稳。法正以上、中、下分说出兵汉中之利:
上,可灭贼、勤王。
中,可扩大领土于雍州、凉州。
下,可长期固守要害。
因此,切不可失天机。
张飞、马超和吴兰诸将奉令动员,进驻武都郡下弁县。此地即日后的成州同谷县,位于以塑像群闻名的麦积山之南,在当今甘肃省成县附近。五百四十余年后,唐干元二年(759年),贫困交加的诗人杜甫,曾住这儿,作了七首有名的悲壮之诗。
曹操听说张飞等人进驻下弁县,立即派遣都护将军曹洪前往。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三月,曹洪大破蜀军于固山,吴兰战死,张飞与马超败走。当时,刘备率领诸军进驻阳平关,魏将夏侯渊和张郃激烈奋战,刘备只好向成都请求军援。
“应该怎么做呢?”
接获求援的孔明,询问从事(郡的辅佐官)杨洪。杨洪是犍为人,在蜀地土生土长。不用说,当然是要派遣援军,孔明问他应该怎么做,旨在观察蜀人的反应。
既然盟主刘备面临危机,对方当然会回答“速派援军”,但孔明有自信可以从对方回答的态度上,看出对方是否真心。
“这可是汉中的危机,而汉中正是益州的咽喉,此乃存亡关键,一旦没有汉中,就没有蜀。这种家门之祸,当然要派出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