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我为两位元帅拍标准像:感觉林彪年轻又英俊

2010-05-27 17:00:17

来源:凤凰网

  突然接到的紧急任务

  1955年9月23日,接近中午时分,《解放军画报》社总编辑王冰对我说:“你快去做准备,下午坐火车去青岛,给在那里疗养的刘伯承和林彪元帅拍标准像。”拍标准像?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又说:“你出发前先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有事向你交代。”

  按照拍人像的要求,我先找管理器材的同志领取专用的照明设备、胶卷和出差费,并抓紧时间吃了饭。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来到了王冰的办公室,这时王冰才告诉我:“这次任务来得又急又突然,是因为授衔、授勋的命令今天才下达,国庆节前要见报,还要向全国发稿。上级决定,在外地的元帅要安排专人前去为他们拍摄佩戴勋章的标准像。瞧,这三枚一级勋章刚刚才拿到,你把它带去,拍摄前要给元帅戴上,用完了一定要交回来。”这时我才意识到任务的艰巨。

  王冰还向我交代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有两位同志和你一起去,你们要相互配合好,任务完成后,立即回北京。”

  我急忙赶往火车站,上车后刚一坐下,便看见迎面过来了两个人,他们见我一身军人装束坐在那儿,其中一位同志便招呼我:“你是《解放军画报》社的记者吗?”“是啊!你们是新影厂的吗?”我急忙回答。因为过去从不认识,寒暄了几句后,大家就不再说话了。我知道:此时,每个人的心事都很重,都想着如何来完成这次重要的拍摄任务。

  刘帅已等候多时了

  我们从火车站径直去刘伯承的住处。我是第一次来青岛,由于工作的压力太大,没心思观赏沿途的美丽风景,满脑子装的都是怎样才能把照片拍好的问题,不觉已来到刘伯承的住所。这是一座两层的欧式建筑,由于地势高,视野十分开阔,站在房内就能看到大海。

  在我的印象中,首长一般情况下是不在客厅里等人的,除非来客特别尊贵或官阶高过自己,他才提前等候。我们一进院子,透过迎面的落地玻璃,就能看到一个人坐在躺椅上。我们一下车,警卫员就说:“首长等你们好一会儿了。”一听这话,我们没搬东西,就先到客厅里向刘帅报到。一进门,刘帅起身迎接,我向他行了个军礼并通报了自己姓名。随后,我把新影厂两位同志也作了介绍,刘帅站着与我们三个人一一握手,并亲切地问:“你们刚下火车,还没吃饭吧?”我说:“还没吃。”刘帅接着说:“先吃饭,吃完饭再照。”两句平常话,打消了我心里的担忧,没想到,刘帅是这样的平易近人。以往我有一个毛病,一见首长就说不出话来,而刘帅是我头一回见面心中不打怵的人,自己也感到惊奇。

  我对刘帅说:“我们这次来的任务,就是把标准像拍好。在您这里拍完了,还要到林彪同志那里去拍,今天还得返回北京,因为报社还等着向全国发稿。”刘帅很体谅我们的处境,没再提吃饭的事,便风趣地说:“那好吧,你们说怎么照,我听你们的指挥。”

  我请刘帅进屋换上元帅服。与此同时,我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当他身着元帅服从里屋走出来的时候,看上去真是好极了,精神抖擞的样子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我请刘帅坐在一把木椅上,并把带来的三枚一级勋章为他别在胸前。我打开灯光,开始对焦。从禄莱相机的磨砂玻璃上看,刘帅的表情庄重自然,微闭的嘴唇,略带思考的神情,我心想能把这一表情捕捉住,就是一幅完美的标准像。就在这时,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按下了快门,当听到“咔嚓”声时,我意识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拍成了。

  只说了一句话的林彪

  离开刘帅的住所后,时间已快到中午,我们急忙赶往林彪的住处。

  我们一下车,林彪的秘书就把我们领进了一个大房间,秘书让我们稍候,他去向首长报告。我利用这个机会,对房间做了一番观察:这是一间平房,房间很大,没有什么摆设,连个沙发也没放;所有的窗子都是落地的,双层窗帘把整个房间挡得严严实实;由于不见阳光,又不通风,刚进来的时候还有一股呛鼻子的霉味。我估摸着,今天的拍摄可能就在这里进行。

  • 相关阅读
  • 三国时期最倒霉的皇帝——汉献帝

      悲惨身世  汉献帝之所以受人同情首先缘于他的身世。后人们有言宁为鸡犬也不愿意生于帝王之家,生于帝王之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皇帝的位子只有一个,而无数的皇子皇孙中只有一个能侥幸攫得...

    时间:05-27
  • 真实三国:诸葛亮如何摆平蜀汉各派系

      一  一体、和睦是孔明致力的目标。蜀的政权,是由各种不同出身的人所构成的,有从前就跟着刘备的嫡系部队,有在荆州才归顺的人,还有蜀的当地人士、五斗米道信徒、类似马超这样的外来军阀,以及来自各地的少数...

    时间:05-27
  • 宋美龄婚前在上海的求职生涯

      1917 年夏天,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为期八年的留学生生活,于当年8 月只身返回上海。她回到上海的初期,就一心渴望到社会上去供职,可是由于其父宋嘉树的坚决反对,宋美龄在上海家中曾度过一段苦恼的家居生活。直到...

    时间:05-27
  • 《十月围城》历史真相:“姐妹花”智救孙中山

      近期热映的电影《十月围城》,引发了新一轮“孙中山热”。影片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对此,历史学家表示,这部...

    时间:05-27
  • 上高之战: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最精彩一战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蒋介石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

    时间:05-27
  • 林彪急于夺权时的刘伯承:被强行疏散到武汉

      五位元帅西山会晤  1966年5月,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大劫难。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战略小组也徒有虚名,同其他许多部门一样,实际上停止了工作。从此以后,刘伯承...

    时间:05-27
  • 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丧家不是贬夫子 看家方为污仲尼  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本书我看了之后获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请教过关于《论语》的一些看法。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的轰动原因一半在内容,...

    时间:05-27
  • 苏联曾组建“超人”部队PK美国“通灵部队”

      冷战末期,为应对美国所谓的“通灵部队”,苏联组建了一支绝密的精神部队,代号10003。由此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一场秘密的“精神战”。转眼20多年过去了,这支部队仍鲜为人知,俄罗...

    时间:05-27
  • 明朝怪事:一个假太监如何从南京一路骗到福州

      大太监南下吓软官员一大片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是一名太监,名叫汪直。  汪直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

    时间:05-27
  • 清朝用89年时间建避暑山庄 为避暑还是另有深意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