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日记中的蒋介石:绝不读野史 对独裁者印象好

日记中的蒋介石:绝不读野史

2012-07-02 11:04:11

  2006年3月份蒋介石日记公布之后,研究者纷至沓来。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人们认为,蒋介石日记的解密,会帮助世人窥视这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中了解近代中国的变迁。历史学家也希望通过这一经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自己来记录、还原历史的真实。

  蒋介石日记公布至今已经有六年了,蒋介石日记的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如何?近日,以蒋介石日记研究为依据的《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三位作者———北京大学教授王奇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金以林在一起进行了对话。

  研究20世纪中国绕不开蒋介石

  王奇生:蒋介石日记发表已经6年,前面几年基本是一个炒作的阶段,日记出来是具有新闻的效应,但是真正从日记出来到研究成果出来是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五至六年很正常。

  汪朝光:研究20世纪中国史蒋介石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不了解蒋,你肯定就不了解20世纪上半年的中国历史。但真正从学术角度出发,比较厚重的研究还是很缺乏的。因为流行的那些书,说好听一点,属于普及性读物,说不好听连普及性都说不上。

  蒋介石爱读经书对独裁者印象好

  王奇生:这本书可以说几乎每一篇都是创新。我们就是想举一个例子,某一个问题的某一个观点,以前是怎么看的,现在有什么新的看法。你的某一个问题,以前是怎么看的,现在给你颠覆了。

  金以林:书中有一篇文章是我写的,讲1932年的蒋介石。1932年,除了“一二八”沪淞抗战没什么事。蒋1932年的日记我读了三四遍,这一年对他的变化和影响很大。

  1932年以前的蒋,更多的是在追求军权跟党权。他1924年当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北伐,1928年北伐,北伐完了就内战,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一直在忙党内的各种问题,始终没有提到国家政权建设。1932年以后,很有意思的是,他在年初总结他下野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就是觉得他跟知识分子很疏远,他要调整跟知识分子的关系。

  1932年后,他系统地找了一批顶尖学者给他讲座———像王世杰,当年是武汉大学的校长;像翁文灏,是清华大学的代理校长。萧一山给他讲清代的政府是怎么做的,教育他去找胡适谈。后来,他把这一批人引入到政府里了。翁文灏最后做到了行政院长。王世杰抗战前做教育部长,抗战中做外交部长。

  以前老说蒋介石跟政学系如何,我个人觉得,让政学系这些人来管理国家,实际上国民党党内反对的力量很多。但是,国民党党内,无论是军事干部还是党务干部,他们管理不了国家。从1932年以后开始,蒋介石开始考虑怎么建国了。

  汪朝光:蒋介石日记对于近代史的研究还是有一些发现。比如说最后一篇的读书史,这填补了一个空白。比如龚育之写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我觉得确实可以做一个整合性的研究,即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领袖在读什么书。

  蒋的读书史,确实要看蒋的日记,否则他读什么书别人不知道,如果回忆录里涉及,可能也没那么完整,但是蒋的日记里有详细的记载,今天看了什么书,看了书之后有什么感想,这样就便于我们做这个研究,我觉得这个是填补空白的。

  再比如说,《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这篇文章所揭示的蒋个人成长的历史,如果不依靠这个日记,确实很难做出来。

  王奇生:毛泽东喜欢读历史书,蒋介石喜欢读经书。毛泽东是绝对不读经书的,两个人的重点完全不一样。毛泽东尤其喜欢读野史,蒋是绝对不读野史的。

  我原来对蒋读经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读经对他的人生有影响。就是说一个人的权力到了顶点,没有制约,这个时候很容易走极端,很容易为所欲为。但是蒋是在权力没有制约的情况下,最后没有走极端,没有成为希特勒,这跟他读经有很大的关系,他这种修身养性,确实对他个性和行为有影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英女王大婚蒋介石夫妇送瓷器 餐具盘底有"囍"字

    日前,由于礼品瓷、龙舟等中国元素,喜庆的英女王“钻禧庆典”备受国内关注。人们也由此了解到,1947年,女王大婚时,嫁衣也是中国制造的。...

    时间:07-02
  • 史上最好色公主:选少年纳男宠 百般勾引姑父

      史上最好色的公主:迎娶男妾勾引姑父  山阴公主打起精神,每日梳妆打扮,施展浑身解数,百般引诱褚渊。可是足足十天的时间过去了,褚渊却仍然象块木头,对千娇百媚的山阴公主毫无反应。公主着了急,不禁拉拉扯...

    时间:07-02
  • 四千年前就有儿童早教?小孩出生五个月会说话

    人类总是很紧张地走在进步的道路上,急急地赶路,怕被淘汰,怕被嘲笑,怕输在起跑线,怕败在终点站, 于是,连农作物和家畜也跟着紧张起来,西红柿还没长全就急匆匆地上餐桌,切开时里面连籽都没有;猪啊羊啊要急急地出栏,还来不及积累香味,就已下锅了。...

    时间:07-02
  • 抗战前夕饿狼不食藏本之谜:或因枪膛有火药味

      ◆王庆顺  倘若当时的中国十分强大,就算藏本真喂了狼,又如何?  我国著名报人徐铸成在其大作《报海旧闻》中说,在抗日战争前夕,我国报界泰斗张季鸾曾写了一篇别具匠心的评论文章。在文章中,张老用春秋笔...

    时间:07-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