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谁毒死了康有为:七窍流血 猝死青岛

谁毒死了康有为

2012-08-31 15:26:37

  1.jpg

康有为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

  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着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

  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陈独秀

  (康有为)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费正清

  生卒年 : 1858~1927

  享 年 : 69岁

  死 因 : 食物中毒

  最后的话 : 中国无我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

  主要思想 : 未来世界,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人生理想 : 推行君主立宪制,展望世界大同。

  主要著作 : 《大同书》、《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起十天前的七十大寿①。

  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

  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康的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寿联 :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全联集《史记》、《汉书》及《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天然贴切,把康有为比喻为孔圣人,这让一直以“康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煞是喜欢。

  然而,此时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康有为十分慌张,想把全家转移到安全处,躲避北伐军的锋芒,这才有了青岛之行。

  到青岛后,康有为住在先前买下的天游园别墅。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喝了一杯橙汁后,他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来两位医生,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晚上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 “完了,完了!”31日凌晨2时,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 “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似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康有为的去世,颇得孔子“知天命”的精义。据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中记载,康有为过完七十大寿在准备离开上海之前,曾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还巡视了园中好几遍,说道:我与上海缘尽矣!然后把他的像片分赠给工友们,以作纪念,好像预知自己将永别一样。到青岛之后,写赐寿谢恩折时,未写数行就开始痛哭,写完后告诉家人说:“吾事毕矣!吾事毕矣!汝等可珍重此稿。”

  另据康有为晚年在青岛结交的晚辈李可良在《我印象中之康有为》中记述:死前康有为曾对家属作过个别的安排与嘱咐,唯对于九姑娘未曾说到,别人问他,他说,“她是跟我一路的,你们不必管了。”果然,康有为去世几天后九姑娘跟着死了。能够预知大限,使得康有为之死非同寻常,而且充满了神圣意味。

  康有为死后不久,门人弟子要求溥仪谥之“仁忠”,但遭拒绝。又拟将其灵柩葬于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他们君臣相伴,也因经费不足作罢。十余天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有人误作“象耳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三天才选定的墓地。

  据目睹过康有为葬礼的黄人明说,当时的殡葬场面非常宏大,原本准备用两匹马的马车将棺木拉到枣儿山上,但因山势陡峭,马车根本上不去,最后只能由人抬上去。马车前面有一种架子装饰叫“罩”,扎了一个大花头。康有为的子女每人都穿了一身孝服,脚穿草鞋,下葬后子女们就把草鞋扔掉,赤脚回家,以表孝意。

  康有为死时,妻妾子女大都不在身旁,门人弟子也都散落各地。梁启超在北京闻知噩耗后,失声痛哭,于当年4月17日召集康门弟子在宣武城南畿辅先哲祠举行公祭。弟子们涕泪双流,梁启超哽咽着宣读祭文:“吾师视中国如命……思托古以改制,作新民而迈进……繄百日之设施,实宏远而周详……后有作新中国史者,终不得不以戊戌为第一章。”

  谁毒死了康有为?

  上文关于康有为死前几天的情形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甥李云光的记载。两人的描述中不约而同使用了“七窍出血而死”的字样,这极有可能是一种非正常死亡的迹象。多数人认定与中毒有关。但是否有人故意下毒,不得而知,于是便出现了种种猜测。

  康同璧认为父亲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据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的一份交代材料所记,康有为是被国民党下毒害死的,但这种说法迄今未见任何其他史料记载,因系康氏后人自述,值得重视并有待史家考证。

  也有人说是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的毒。据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派出四个刺客出京刺杀康有为。其中一人叫巫仿,慈禧曾赐给他白银10万两,命他秘密出京,刺杀康有为,杀康之后,另有赏赐和晋封。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康有为,终于在青岛成功。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之时,下诏赦免了一大批戊戌获罪人员,但不包括康、梁,可见他一直未被慈禧所原谅。但此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康有为晚年支持清室复辟,戊戌变法时的恩怨已发生变化。

  康有为的另一位女儿康同环对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赞同。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这样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近年来,出现了第四种说法。青岛有位人文工作者姜茂森,从吕振文儿子的口中得知,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据这位吕氏后人说,当时英记酒楼的同乡宴请,吕振文也在座。康有为喝下橙汁后腹疼不已,还是吕振文用马车将他送回寓所。直到几十年后,吕振文才向儿子透露了实情: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到的确切消息,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还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天皇对抗。为此,日本人一直怀恨在心。

  这个曾为康有为撰写过墓志铭的吕振文,在1938年变节求荣当了汉奸,成为日占当局控制下的青岛治安维持会九名委员之一,后来又先后出任伪青岛特别市财政局长、土地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吕振文为人气节固然令人不齿,但由此也可得出,“日本人下毒”之说应当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除去上述种种猜测之外,关于康有为的死,还有一种比较离奇的说法。《万象》六卷九期曾刊出毛丹先生《康有为晚年》一文,转述台湾老报人关于康有为请德国医生移植猴子“青春腺”于自身的奇闻。文章说道,当年康有为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说俄国外科医生沃罗诺夫研究多年的返老还童术已获成功。他把类人猿的睾丸成功地移植到老年男性身上,可以使人明显年轻,记忆力、性机能等方面都大大增强,80岁的老翁可以策马驱驰……康有为读至此,抛书拍案而起,高喊:“大清有救了!”

  为避人耳目,康有为暗中通过至交、上海名医江逢治奔走,重金延聘擅长此术的德国名医冯·施泰勒为他移植睾丸。手术那天,康有为只带了一个仆人前往诊所,德国医生选取了一只年轻公猿的睾丸为其置换。手术成功后,康有为自我感觉甚佳,体力明显增强,步履轻捷,读书写字无丝毫疲劳,食欲也大增。

  但好景不长,不到一月,其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精神日渐萎靡,身体也每况愈下。施泰勒闻讯而逃。康有为一怒之下,向法院起诉施泰勒“妖术欺世”,但未及法院开庭,即于1927年初匆匆离世。此种说法比较荒谬,且无任何佐证。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对大清朝的“忠诚”。

  死后因“国学大师”而遭罪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康的“国学大师”身份以及“保皇派头子”的头衔,遭到了“革命大批判”的“红色风暴”。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红卫兵打着红旗,路上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到康的墓地掘坟开棺。但挖了一上午进展不大。中午学生们去吃饭了,留下一位姓赵的老师在此看守。

  据目击此过程的人事后回忆:在掘开后的墓里面,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1.5米,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石壁上方的平面,镶嵌着十多根两米长的石条,石条凿制时已设计咬合齿,石条之间咬合严密,几乎不留缝隙,当初康的棺椁就是由此悬下去的。在石拱门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80厘米,厚约35厘米,黑色,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入之后,整座墓穴才被打开。棺木为红松,约4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与康有为同时死亡的3岁幼女尸骨未动,仍丢在墓穴内,学生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还有一枚玉佩。康下葬时身穿中山装,右脚边有一沓蟒袍玉带和很多清朝服装,蟒袍玉带上的金丝随风飘舞,有的就缠在槐树上。墓穴里还有一小石碑,上刻康有为四子三女的名字。学生将康的骨头扬了一地。当时,坟墓前还有一石头供桌,长约1.5米,厚约80厘米,雕有四条腿,供桌的后面就是石碑。

  待康有为的头骨被掏出来之后,红卫兵们把它绑在木棒上,游街示众,并高喊“打倒中国保皇派的祖师”。忙乱中还丢掉了下巴骨。其时,正逢青岛博物馆与青岛市红卫兵总部联合举办“造反有理”展览会,负责人王集钦看到造反派如此对待康氏尸骨,便以摆展览为名要求红卫兵将头骨送到展览会,以便加以保护。开始有人写了一个“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的说明牌,在王的一再要求下才改为“保皇派康有为的头颅”字样。展览结束后,康的头颅被扔在了台阶上。王找了一个木箱,将头骨放进去,又钉上盖子,冒着随时可能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贤孙”的危险,把它藏在办公室里。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浮山南麓(今青岛大学旁)决定重修康有为墓,并四处寻找康的头骨,王集钦这才将它献了出来。

  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巨变,今天的我们或许可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康有为这个人。(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究竟是被谁毒死的

      文章摘自:《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版次:2010年1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本书从十三位国学大师之死(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等)为出发点,全面...

    时间:08-27
  • 女子索钱未果当街殴打母亲 称谁劝架就打谁

      8月23日,在乌市新民东街宏大广场附近,一名年轻女子手推、脚跺同行的中年女子,当路人上前劝阻时竟得知,两人是母女关系。“女孩子还凶巴巴地说,‘谁劝,我打谁’,最后大家纷纷指责她,她扔下...

    时间:08-27
  • 商家促销“绑架”了谁?

      “京东苏宁”价格战仍在网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却有很多消费者已开始抱怨,促销如同“烟雾战”一样看不清楚,实体商家“标高价格”再降价的手法在电商中如法炮制。从“虚标原价...

    时间:08-23
  • 汽车“三包”是谁在纠结?消费者投诉无门

      日前,在关于《汽车安全服务规范》的座谈会上,由中消协牵头起草并制定的《汽车安全服务规范》已进入修订完善阶段。据有关报道称,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汽车“三包”政策将择机发布。酝酿了八年的...

    时间:08-16
  • 谁加速了格陵兰冰川融化?冰融三尺非一日之暑

      近日,格陵兰岛冰川迅速融化,引起了全球关注。据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布了格陵兰岛的卫星照片,照片上的融冰情况让科学家目瞪口呆。报道称,格陵兰岛原先覆盖的冰雪在本周内几乎全部融化,这...

    时间:08-10
  • 商南县赵川镇谁吃低保群众说了算

      本网讯 (汪治 杨军)近日,商南县赵川镇各个村民议事中心热闹非凡,一阵阵激烈的争议声不时地传出。经打听,原来是群众在村民议事中心公开推选和评议低保享受人员名单。  六月份开始,该镇按照“三坚持&...

    时间:08-07
  • 谁来拯救暑假:一个暑假四个集训花费上万

     早七点,家里的闹钟照常响起,在妈妈焦急的催促声中,床上的男孩不情愿地起身,匆匆吃过早饭出门,背著书包的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人流车流中。只不过他今天去的不是学校,而是“集训班”,暑假的每一天...

    时间:08-06
  • 读《谁认识马云2》有感:马云精神再认识

      我曾反复阅读过刘世英先生所著《谁认识马云》第一部,并在这本书上作了密密麻麻的圈点,随手写上了我的很多感动和感悟。这本书让读者见证了一个始终坚持伟大梦想,一路披荆斩棘走向伟大成功的马云。  那本书出...

    时间:08-03
  • 中消协警告屡不改 谁在纵容苹果傲慢

      【核心提示】拿“苹果”维修条款针对不同国家的“双重标准”来说,尽管中消协已出面表达抗议,但由于没有法治部门强势介入,甚至有地方政府部门监管懈怠,为其开脱,苹果依然铁板一块、我行...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