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如何理解凌迟:晚清改革家对酷刑的争辩

晚清改革家对酷刑的争辩

2013-09-05 14:42:01

来源:

  本书基于《大清律例》,对清代中国的法律思想和体系做了系统研究。与《杀千刀》不同,其中较少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及西方观念的反省批判。

  所谓“杀千刀”,即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凌迟处死。在中国人心目中,这是对付罪大恶极者的极刑、是最痛苦的死法(这一印象仍以“千刀万剐”这一诅咒词存活在现代汉语中),然而,对晚清时目睹了这一施刑方式的西方人来说,事情还并不如此简单,因为它更被视为是中国古时法律与文化落后的象征。

  “凌迟”之刑折射的中西碰撞

  在当时西方人的控诉中,最能象征中国古代法律之野蛮残酷的,就是凌迟这一死刑。在他们看来,这样将死刑犯一刀刀割肉杀死,是一种骇人听闻而极不人道的处决方式。

  这之所以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是因为近代的中西碰撞,法律观念上的冲突往往集中折射出双方的理念差异。对此中国人传统的管制方式承袭自唐代的番坊制,其要点是:凡外籍商人之间的内部纠纷,依其本国法律处置,并不强迫他们依从中国法律。真正棘手的问题是:当外籍商人与中国人纠纷时依何处置?此时中国多采取属地原则,即发生在中国的则按大清律例判处。这就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纠纷,西方人或出于对中国法律的蔑视,或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几乎持续不断地控诉中国法律体系的野蛮与黑暗,以宣示“文明的”西方人不应在这样的不公而残酷的法律之下受审。其结果,这种种控诉引爆了近代的许多国际纠纷乃至战争,更不必说中西之间的误解,当然,还有著名的治外法权——这一特权的核心就是西方人不受中国法律约束。

  在当时西方人的控诉中,最能象征中国古代法律之野蛮残酷的,就是凌迟这一死刑。在他们看来,这样将死刑犯一刀刀割肉杀死,是一种骇人听闻而极不人道的处决方式。而由于1900年后普通人已能携带照相机,这些恐怖的处决场面,又以照片的方式流传到西方,以更直观的方式强化了西方人的一个信念:中国是一个异质的国度(离奇、原始又野蛮),与“我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化约的差异,那里冷漠的人们对不可宽恕的方式习以为常。

  作者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复述这些陈词,而是试图聚焦和追溯这一刑罚背后盘根错节的历史与阐释话语。如其所言,直到18世纪,欧洲人也都相信,对犯下十恶不赦之罪者就理应以极残酷的方式回敬他;在这一点上,中国反倒曾是世界上最早废除残酷肉刑的国家:上古的刖、醢、宫等大刑早在唐代就已废除。更重要的是:对于重罪认定的法理观念,中西差异甚大:在中国人看来,杀害一家满门三口远比身犯多桩谋杀罪更恶劣,因为这令一个家族绝后。凌迟这种死刑之所以被认为最残酷,并非仅仅因其对死刑犯肉身所施加的痛苦,更关键的是,在中国人看来,残破的尸身将使他们在死后被剥夺重生与享受祭祀的权利。

  晚清法律改革家对残酷刑罚的争辩

  正因此,法学家沈家本在检修《大清律例》后,最终于1905年得到允准在中国全面废除一系列酷刑:凌迟、枭首、戮尸、黥面;杖刑等代之以罚款;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像表面上那样是为了在法律上向国际标准看齐,而是为了急于表明中国并非一个野蛮黑暗的不文明国度。

  实际上,据龚鹏程所考,凌迟之刑极少用,宋代偶然用过几次,元明才合法化,清则规定叛逆及极少数重大犯罪才施刑,一般人极难见到。但当时的西方人自然不可能了解背后如此深的文化背景(但几乎每种“离奇”的刑罚都深植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中),他们本能的反应是惊骇。对于当时中西方之间的理解落差,书中有一段不无嘲讽意味的评语:“19世纪的欧洲人可以接受剜剐身体的做法,但前提是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医学而不是刑场。而在中国,老百姓对开膛破肚同样没有异议,只要这种情况是在法场上而不是在手术台上。”然而对那时的西方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去理解在凌迟之中体现出来的异文化,而在于以此来确立自身的形象:文明、优越的西方。既然这有力地证明中国未能走向文明化进程、如此沉溺于野蛮的酷刑,那么摧毁这一异质文化的帝国主义行为,看上去也就像是一次人道主义的解救了。

  • 相关阅读
  • 十位有影响的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最后归宿

      一、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

    时间:09-05
  • 吴王夫差黄池约诸侯 为问鼎中原

      遍查中国历史,诸侯会盟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为最,战国时就很少了——这也好理解,春秋诸侯国有百十来个,所谓会盟不过是大国展示武力或互相之间媾和的舞台,小国要么站...

    时间:09-05
  • 抗战中真实的“翠平”:敌后秘密守护电台

      日军轰炸时,广州市内的大小传媒打出了“保卫大广州”的口号。热血沸腾的她响应号召,与同样疏散到各地乡下的好友在信中相约:回到广州,为抗日救亡做点能够做的事。  黄埔夏园村一栋民宅里,午后的...

    时间:09-05
  • 女皇武则天出生之地存多种说法 专家称出生在西安

      9月1日至3日,2013中国广元·武则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广元召开。来自美、日、澳等国和中科院等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武则天与广元”、“武则...

    时间:09-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