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要的,不外乎中原和百姓。
岳飞无法放弃中原和百姓。宋高宗却可以。宋高宗不顾一切谋杀岳飞,就是因为他已决心放弃中原和百姓。因此,宋高宗跟岳飞的矛盾,论起来属于敌我矛盾,根本没法儿调和,而他跟金太宗的矛盾,其实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即使岳飞抓住金太宗献给宋高宗,我跟您赌一毛钱:宋高宗绝不会杀金太宗。
但他杀岳飞。
岳飞确实忠君,但他忠君是因为他忠于中国,忠于百姓。封建王朝,爱国者必先效忠皇帝。按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准以“愚忠”指责岳飞,无疑脑残。然而,无论岳飞本意如何,他的所作所为在在表明他死忠中国这块土地,死忠中原百姓,百姓和中原决定岳飞几乎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都与宋高宗对立。自从岳飞横空出世,他就成为悬在宋高宗脑袋上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明晃晃地逼着他北伐金人:迭次越级告御状、反对第一次绍兴和议、寝阁之议、淮西兵变、两度辞职上庐山、手握重兵三请立皇太子、在贪腐已成体制的南宋连“酸馅”包子都没吃过、在万官狂捞的世风下持身清廉、在所有将领都讨赏讨封时瞒报岳云战功、在好色已成风雅的南宋只有一个老婆、反对第二次绍兴和议、反对解散韩家军……每一件事都让宋高宗恨得咬牙切齿。自有岳飞,宋高宗就没有真正舒服过一天。宋高宗忍杀岳飞,正因为他明白岳飞忠于中国超过忠于他。宋高宗谋杀岳飞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一连串仇恨累积的结果。第一次绍兴和议成功,岳飞已无限接近死亡,只是金兀术撕毁和议太快,才保住岳飞一命。
想当年,刘邦是个混吃混喝兼好色如命的流氓,以金钱美女为性命。沛县起兵3年后,他在项羽之前进入秦都咸阳,却尽览阿房宫古玩珍宝与绝色美女毫不动心,退军灞上,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大得天下民心。范曾因此严重建议项羽杀掉刘邦,因为“此人志在高远!”项羽却大不以为然,说:“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于是鸿门宴放过刘邦,入咸阳杀投降的秦王子婴,纵军屠城,秦宫烧了仨月火还没熄,然后满载金银财宝美女荣归故里。4年后,刘邦在垓下(安徽灵壁)以“四面楚歌”之计全歼强大楚军,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是为汉高祖。
因此,岳飞不怕死,不要钱,不爱色,不贪权,忠君爱国,文采过人,条条都是宋高宗杀他的理由。岳飞矢志抗金,天生站在道德高地,为打败金人渴求扩充岳家军,在宋高宗看来就是死抱兵权,心怀异志。道德高标再加雄兵在握,哪天变起肘腑,岂非宋太宗严重警告过之“奸邪无状”的内患?
宋高宗不杀怯战张俊,也不杀坚决抗战但听招呼的韩世忠。
岳飞坚决抗金,又不听招呼。
因此,宋高宗杀岳飞,不是因为秦桧挟持,不是因为尽孝,不仅因为乞和,不仅因为讨好金兀术,不仅因为岳飞坚持北伐,不仅因为削兵权,甚至也不仅因为保皇位。宋高宗不顾祖宗惯例、朝野物议直至历史毁誉而大开杀戒,正表明这些并非他谋杀岳飞的真正原因。直到岳飞死后多年,宋高宗还欣然接受岳飞前幕僚姚岳无耻建议,下令将岳州改名纯州,岳阳军改名华容军,就因为他不喜欢“岳”字。这在宋朝史无前例。
所有这些都是借口,或部分借口。
宋高宗杀岳飞的终极原因在于:
他恨岳飞。
看官须知,宋高宗可是皇帝。
什么是皇帝?
中国上古,“皇”和“帝”不是一回事。“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代表天,“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代表地。上古有三皇五帝,“三皇“即伏羲(创八卦与汉字)、女娲(炼石补被共工同志撞漏了的天)和神农(发明农耕与医药),“五帝”指黄帝(杀蚩尤统一华夏)、颛顼(黄帝之孙,共工就是跟他争天下没争过气得去撞不周山(昆仑山),结果把天搞漏了的)、帝喾(音酷,黄帝曾孙,后羿就是他提拔的)、唐尧(帝喾儿子,制定历法,禅让帝位给舜)和虞舜(娶了尧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看官须知,当时“皇”与“帝”是两个称号,不能用于一个人身上。到秦始皇,他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称“始皇帝”,“皇帝”从此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号,在中国通行2,232年,包括李自成、张献忠与袁世凯,中国总共有过408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