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生于248BC,即魏安厘王二十九年(秦庄襄王二年),至“秦灭魏,
迁大梁,都于丰”时,刘季已二十四岁。
史不记魏国在丰的流亡政府存活了多少年?但最晚不能存活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刘季曾亲历魏国亡国之痛。
刘季善楚歌,其作品有《大风歌》(《史记》高祖本纪)和《鸿鹄歌》(《史记》留侯世家)传世。故《史记》读者,皆误刘季为楚人。
秦、楚、魏“三分”齐所侵故宋地,楚所得者,为“淮、泗之间”。
《战国策》齐策六,齐明谓楚王曰:“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淮、泗之间”,即今山东之济宁、兖州,江苏之沛县、徐州、淮安,安徽之泗县,等地。
秦灭六国,把原属魏国之丰县与原属楚国之沛县合并,组建了新的沛县。
刘季之善楚歌、楚舞,是秦并六国后,丰县并入沛县,刘季做了秦沛县泗上亭长,泗上是前楚国沛县属地,秦的沛县县治也是前楚国沛县县治,刘季为秦沛县泗上亭长,其青年时期长期(十年?)生活居住在前楚地沛县城乡,渐染楚人风气而有楚人风格,而刘季心灵深处仍是魏人,有魏人情结,刘季反楚自立,植根于此。
魏安厘王在位时间为276—243BC,而刘季生于248BC,刘季做了二十四年魏国臣民。一至六岁,刘季是魏安厘王治下臣民。人记事,始于四五岁,一个成年人对五岁及五岁前的记忆只留下美好的一面。因此,刘季对魏安厘王有好感,故予魏安厘王守冢十家。(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