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代人看了宋朝政府的想法,会觉得天真,甚至愚蠢。那些饱读史书的学究为什么变不成军事家?被那些学究指挥的宋朝军队为什么还总是吃败仗呢?若干年后让大宋彻底亡国的,恰恰是从来不读书、更加不读史书的蒙古军队。
靠读书起家的宋朝官员夸大了书的作用
欧阳修曾经提议把《宋文》列为禁书,理由是该书里面“多是议论当今时政之言”,“窃恐流布渐广,传入北虏,大于朝廷不便。”(《欧阳修集》卷108《论雕印文字札子》)也就是说,他担心这种议论时政的书籍被辽国人看到,借此窥探大宋的内政。其实辽国和大宋互派间谍已有几十年,窥探对方内政靠的是实际观察,一本破书能派什么用场!
苏东坡则三番五次呼吁朝廷对朝鲜硬起手腕,一是不让朝鲜使臣继续进贡,二是不让朝鲜商人来华贸易,三是严禁本国海船去朝鲜贸易(事实上他做杭州知府时就私自下达了这一禁令,使宁波地区繁荣了上百年的进出口贸易突然中断,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四是坚决不能再让朝鲜人购买中华书籍。他说:“高丽名为慕义来朝,其实为利,度其本心,终必为契丹用。”(《苏轼集》卷63《论高丽买书札子》)意思是说朝鲜表面上归顺宋朝,暗地里归顺大辽,对于这样的附属国就得给点颜色看看,一本书都不能给它。每次读到苏东坡这段话,我都要怒不可遏:想让别国归顺,你得想方设法让自己国力强大,搞闭关锁国不是找死嘛!还一本书都不给人家,谁稀罕!
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读书没用,而是说靠读书起家的宋朝官员过于夸大了书的作用,跟周边军事强国作殊死搏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发展经济和增强军力,而是怎样避免让敌人读到自己的书!
不可否认,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但是在气度上远远不及汉朝和唐朝。一是因为宋朝国力太弱,二是因为大宋朝廷的格局太小,太缺乏自信。你想,连一张地图都不敢卖给老外,连一册历史书都不敢让它出境,唯恐敌人凭着一张地图和一册史书就能颠覆我国政权。(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