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布拉格:卡夫卡无处不在

2010-03-23 16:14:35

来源:新京报

  是的,卡夫卡生前没有归属感,在孤独中匆匆走完四十余年人生,但他却以文学为自己找到最后归属———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他以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的孤独、命运的不可知、归属的不确定性,几乎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会随着场景的替换与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就这一点来说,我们都有卡夫卡的影子在心中。

  如今,曾让卡夫卡感到陌生的世俗社会,慷慨而精明地接纳了他。他已融入布拉格的日常生活,一个无处不在的旅游资源。

  3 追寻遗迹之外

  一幅绘制明确而简洁的《卡夫卡的布拉格》地图,让我在追寻“布拉格之春”的历史遗迹之外,又多了一个可以细细追寻的历史人物,一个星期的古城漫步,从而更为充实。

  布拉格城区不大,完全可以以步行方式畅游。拿着地图,走进一条老街,再走进一条老街———几百年旧貌依旧的城市,想找一条新街也难。不变的街道,不变的广场,不变的建筑,为我们参照地图寻找卡夫卡1924年去世之前生活过的地点,提供了具体的历史场景。

  旧城区广场是布拉格的中心,也是卡夫卡的活动中心。从他的出生地只需几分钟即走到这里。广场一角,是著名的钟楼。在卡夫卡出生后不久,他们一家即搬到与钟楼相邻的一幢公寓大楼里居住,他的三个妹妹均在此出生。年幼的卡夫卡,每天从这里穿过广场往东,走进Celetna大街,前往位于火药塔附近Masna街上的德语男子小学读书。他所走过的商肆林立的Celetna大街,后来是他上中学和大学时全家居住的地方。他的卧室在一幢大楼的二层,从窗户里可以俯瞰热闹的街市。

  卡夫卡父亲开办的第一家服饰用品商店,同在Celetna大街上,占据着广场面对的最佳位置。作为一名犹太商人,父亲的创业从这里开始。与商店旧址相近,有一家名为Goldhammer的饭店,卡夫卡父母的婚礼,在饭店隔壁的一间房子里举行。父亲经商成功,小店主后来成为批发商,而他的批发商店,就在广场的另一侧的一幢大楼。卡夫卡就读的德国中学,也在同一大楼里。如今,大楼一层,新开一家书店,名为“卡夫卡书店”,布拉格人以这种形式,展示卡夫卡与广场的渊源。

  老城区广场一角与Parizska大街交接处的一座公寓,是卡夫卡写作《饥饿艺术家》等作品的地方。住在三楼的他,可以俯瞰整个广场。巨大的胡斯雕像,教堂的钟声,陪伴他消磨孤独的生命。1924年去世的他,没有活到二战的爆发,看到犹太同胞在广场遭遇的悲剧。当然,他更看不到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的希望……

  4 细雨中拜谒卡夫卡

  拜谒卡夫卡,难道还有比走在雨中的冷清与静谧更好的意境吗?细雨纷纷,飘洒在林荫道的葱翠树冠,只有少许水滴,溅到布满青苔的沙砾小道。偌大的墓地,冷清而静谧,只有我们夫妇两人打着伞走在小道上。

  孤独者匆匆辞世,生前本不属于布拉格的主流文化,身后他依然与之疏远。他被安葬在布拉格东郊一个犹太人墓地。

  实际上,卡夫卡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墓碑,他与父母安葬在一起,拥有同一个墓碑。墓碑不大,约两米,灰色花岗岩,被雕刻成不规则的方尖碑状。卡夫卡1924年先于父母去世,父亲与母亲分别去世于1931年、1934年。墓碑上,卡夫卡的名字刻在最上面,下面依次是父亲和母亲。卡夫卡是否去世之后就被安葬于此,墓碑立于何时,未见说明。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卡夫卡以这种形式永远与父母在一起,哪怕他生前总是恐惧父亲的威严与粗暴,但在他孤独辞世后,仍只有父母接纳他,并以合葬方式永远同在。

  • 相关阅读
  •   一个下雨的下午。  同心爱者是不能分手的,分手后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冷眼相背。一个女人,一个忘乎所以爱过的女人,人们顶多能在最初给她几分同情,此后,同情转成冷漠,然后她就只能在自己的幻想和回忆中生活。...

    时间:03-23
  • 朱镕基:只要讲话,就会把人吸引

    朱镕基其人,颇有魅力。原因之一,是说话非常有特点,且不说其办事作风,嘁哩喀嚓,雷厉风行,只要一开口讲话,就会把人吸引。...

    时间:03-23
  • 重情又好色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曹操

      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曹操文采武略俱全。身居战乱之际的他,行军打仗“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他曾写了一部十多万字的“兵书”。曹操的自身武艺也很高强,尤其擅长打猎,曾经一天...

    时间:03-23
  •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面镜子

      明代书商首提“四大奇书”。最近几十年流行起来“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ldquo...

    时间:03-23
  • 张爱玲的三次婚恋:活过,爱过,当然也艰难过

    资料图片:张爱玲与丈夫赖雅。  2009年2月22日,张爱玲16万字的《小团圆》出版,这部完成于1976年尘封33年的长篇小说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新一轮的“张爱玲热”。  《小团圆》出版之前,有关张爱玲与胡...

    时间:03-23
  • 张爱玲的穿衣秘笈:"别致就行"

    张爱玲(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在现当代著名的作家群中,才女作家张爱玲是极富个性的一位。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也表现在她的为人处世上。有一次,她为小说《传奇》的出版去印刷厂校清样,穿了一身奇装异服...

    时间:03-23
  • 脏话,曾是我们拿起塞林格的理由

      在外文系读书的时候,感觉词汇量特别贫乏的是脏话。后来听高年级同学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785个粗口,我们没作停留就赶往图书馆。馆藏的几本塞林格后来一直呆在我们寝室,记不清轮流借了多少次。  要说...

    时间:03-23
  • 园林:文人诗意的栖居地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远古就有园林。但是把园林作为赏玩的空间与审美的对象,并从中体现出一种文人的雅趣,却是后来,也就是两汉以后,才渐次出现的。从历史上看,文人造园在明清以前就有很大的发展。而要追溯其中...

    时间:03-23
  • 于丹:读书就像“老牛吃草”

      我前段时间爬了庐山——带着30年来对苏东坡及其作品的理解,寻着他的足迹,我用心去看、去听庐山。置身其中,我对苏东坡有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原来他的作品中蕴藏禅悟!比如我们都熟知的他写庐山的&l...

    时间:03-23
  • 用爱情冲杯咖啡

      用爱情冲杯咖啡(节选)   初见葛郁成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奇才!简直让人担心他即将才尽!冷酷,中国版高仓健!”在这伙满眼惊羡打一脸感叹号的人群里,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对葛郁成一直保留...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