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们同在的还有卡夫卡的三个妹妹。卡夫卡墓碑下方,另有一块薄薄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刻着三个妹妹的名字。她们分别出生于1889年、1890年、1897年,去世的时间却模糊地统一写为“1942年-1943年”———她们没有逃脱犹太人遭遇的种族灭绝之灾,在这期间死于纳粹集中营,遗骨难寻。如今,只有她们的名字被镌刻在石碑上,让每一个拜谒卡夫卡的人,为她们的悲剧命运而难过。
忽然发现,卡夫卡墓碑对面的围墙上,还嵌着一块又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与他的妹妹们的墓碑相同。每块墓碑上不止一个人的名字,而他们去世的时间都是在1944年前后———无疑,他们都是种族灭绝灾难中的罹难者。仔细一看,有几块墓碑上的死者,不是根据家族排列,而是根据他们的职业。一块墓碑为“作曲家”而建,有五位;一块墓碑为“视觉艺术家”而建,有六位。每块墓碑下方,还用捷克文和英文刻上“还有其他许多人”———许多无法寻找到的布拉格的犹太艺术家……他们的墓碑与卡夫卡相对,布拉格人以这种简单却又庄重异常的方式,将苦难时代犹太人艺术家群体汇聚一起,供世人拜谒。
凝望墓碑,只有叹息。卡夫卡如果活到了二战爆发。爱因斯坦逃离了德国,茨威格逃离了奥地利,孤独的卡夫卡有可能逃离布拉格吗?他能摆脱与妹妹们一样的、与那些艺术家一样的结局吗?不敢设想。命运的幸或不幸,真的难以界定。
雨下着,落在卡夫卡墓碑上。
回到北京,再看照片,发现雨水已淋湿墓碑上端,正向卡夫卡的名字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