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间儿子上班已经一个月了,当儿子从网上把他的工作感想发过来要我给看看时,我才感觉到时间过的真快。
对于过来人来说谈感想呀体会呀什么的,都是虚的,但我却十分在乎儿子的感想,在我看来,儿子的工作感想也就是我对他的殷殷期望。儿子是今年七月毕业的,说是七月其实早在春节过后就已离开了学校,开始着手为就业做准备,先是走马灯似的跑招聘会,早出晚归地简历送出去不少,却一个个石沉大海,连续几个月下来,儿子的神经开始变得麻木,以至于对招聘会失去了信心。紧接着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振兴工程、政法干警等等,凡是有一线之机都不放过,结果不是笔试成绩上不了线,就是面试成绩过不了关,资料费、报名费、交通费花了不少,儿子也费了不少心血,可希望就像美丽的肥皂泡,一个个的破灭了,倒是那些官宦子女,不费吹灰之力,老子就把位置早已安排好了,文凭、工作两不误,真乃是家门、校门、单位门门门洞开,难怪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今的招聘考试不是考孩子的能力,而是考家长的能耐。像我这样无权又无钱的平民百姓,只能让儿子瞎撞运气了。
回想起四年前的那个夏季,儿子以九年的寒窗苦读,总算没令大人失望,而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手捧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既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儿子考上了大学,为我挣了光。沉重的是那一年两万多的学杂费生活费,对于我这样一个老母有病、妻子下岗,全家的生活费只能靠我的工资来维持的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我还是从儿子的前途着想,咬紧牙关,宁可自己吃瞎些穿烂些,即使借债贷款,也要供儿子上大学,可谁知几年后,我盼来的结果却是儿子刚大学毕业就已经失业,在近一年的找工作中,不但使儿子感到了自卑与沮丧,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开始变得萎靡不振,也就在这时学会了酗酒、抽烟,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也使我饱尝了人世间的眉高眼低,该说的和不敢说的话,我说了,该找的人和不该找的人找了,就差没给人下跪,眼看着一个个与儿子同级同班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我只能暗暗的骂自己无能。一天,我按照一个好心人的指点,去找我所熟悉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开始还比较热情,可听了我找他的原委之后,态度立马变了,给我讲了许多大道理,什么人浮于事呀,什么凡进必考呀,什么特事特办呀,一句话就是不行!我不知道在这位领导的眼里,我儿子的工作问题是不是特事,按说一个残疾人,老母(全国劳模之遗属)有病,妻子下岗,家庭生活极为困难,是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得到安排的,但我没有钱权与之交换,其结果可想而知,让我再一次见识了一位领导口是心非的丑恶。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样走出他家门的,从此他在我心中的所有好感荡然无存。
好在没过多长时间,一位西安的朋友得知此事后,总算给儿子找了碗饭吃,所以,当我看到儿子的工作感想之后,我十分欣慰,儿子在感想中谈到,在就业难找工作难的今天,拥有一份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他不在乎是否是正式的,更不在乎薪酬的多少,他在乎的是怎样把工作干好,怎样能学到生存的本领,怎样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无论工作是苦是累,是忙是闲,他都能积极去面对,因为,他已经从短短的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了工作着是快乐的!
读着儿子的工作感想,我第一次流泪了,那泪水既是辛酸的泪水,更是欣慰的泪水……(作者: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