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顺境与逆境

2010-05-13 17:14:39

来源:商洛日报

  人生的道路酸、甜、苦、辣,色、香、味俱全,无不各具风韵。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更令人钦佩。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经过烈火焚烧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逆境可以更好的彰显人和事物的内在品质。逆境虽然是磨难,常常让人畏惧,但更多的是也能让人在困难中崛起。杏花春雨、和风徐徐,是怡人的顺境,令人向往;寒冬残枝、云绕飘雪,是人畏惧的逆境,令人不寒而栗。但不论你是否爱它,还是恨它,它们都是人生道路上所要遇到的必不可少的“美丽风景”。正如英国的培根曾经说的那样:“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对于强者来说逆境是上天给予他的最宝贵的财富,挫折则更是人生一所最好的大学。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是强者”。纵观古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大都是在逆境中坎坷中磨砺过来的,并且创造出了人类文明与伟业。翻开历史的画卷,无不以它的辉煌史实而闪烁在人类历史的时空当中。司马迁受宫刑而着《史记》;孔子与磨难相伴一生而留《春秋》;陈景润“文革”受迫害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顽强的毅力探索出了数学世界中的奥秘;强秦暴戾,众生凋弊,国破家亡,含辱纳垢,虽然逆境重重,项羽和勾践,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雄才大略在狂风骤雨中奋起,成就了千古传颂的宏图霸业。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不是正好诠释了只有身处逆境的人,才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的道理吗?

  有一位哲人说得好:“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平静的湖面上练不出精干的水手,只有在狂风巨浪中才能磨砺出真正的勇士。”不经过一番苦苦的磨练,就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效果。一个人身处逆境时,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逆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弱者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逆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就像巴尔扎克说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坚强的人是一笔财富。逆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有人还说“只要你有一颗不屈的灵魂,脚下总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数学几何题解,何时飞黄腾达,何时落魄潦倒,都难以预料。但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命运。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同时,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无论是事业上的辉煌,还是精神上的落魄,无论是身处顺境中的地位显赫,还是身处逆境中的困难重重,都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一个部分。所以说,当我们的事业称心如意时,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当我们在人生旅程中遭受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具有永不舍弃的精神,咬牙关挺住,斗志不消,壮心不已,我们就能在自己脚下那一片坚实的土地上走向成功彼岸!(作者:张运祥)

  • 相关阅读
  • 重新发现的梅贻琦

      近读一本忘了书名的杂志,感慨良久。  梅贻琦,在清华园乃至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可谓如雷贯耳。“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为其经典语录。  梅从1931年到1948年担任清华大学校...

    时间:05-13
  • 智慧如水

      已丑冬日,窗外雪飘,独坐案头,呷一口天竺泉茗,品读山泉,别有一番心境在其间。  见山每思海,无泉水自然。一个能够把诗意般的智慧带进斗室、带进人心灵深处的人,不是西方文明之圣,就是东方智慧之师。  ...

    时间:05-13
  • 曾经年少

      季节的风飘散了年轻的记忆,只有那一片刹那间落地的枫叶把岁月的残迹滞留。落木萧萧,季节的风不曾停滞,将燥动的心绪一叶一叶地飘远。蝴蝶也翩翩,装点年少青涩的梦。  转眼间,岁月如流水消逝,曾经爱做梦的...

    时间:05-13
  • 夜读趣事

      六十年代留下的人生遗憾记忆犹新。由于家景贫寒,中途辍学而产生的失落感久久难以抹去,庆幸的是喜爱夜读的嗜好未减。  贫穷伴随着无奈击打着幼小的心灵,一时无计可施,便上山砍得干柴一担,沿街叫卖。挣得寥...

    时间:05-13
  • 欣赏生命中的每一处风景

      一大早匆忙向单位走,忽然被一阵久违的自行车铃声吸引,只见一位男子脖子上驾着一个很小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徐徐驶来,我不由地停下脚步,看父子俩的“杂技表演”:车子没有小孩用的的座椅而孩子太小,...

    时间:05-13
  • 乡村旧事

      我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解放前夕只有三四岁,朦胧不记事。五六十年代是我的青少年阶段,就很能记事了。那时,人们生活贫困,缺吃少穿,而且常遭柴荒。春夏时节,男子汉去山坡拔毛草,割青蒿,担回家摊在场...

    时间:05-13
  • 闲话鹤城

      年过古稀,对家乡故土的爱恋之情与日俱增,这大概就是杜甫说的“宿鸟恋本枝”吧。生日无事,寻思起商州城何以又叫鹤城这个问题。一句话说不清楚,就顺着这个题目做下去。  大凡地名一旦涉及到人与物...

    时间:05-13
  • 瑕疵

      手中有一方鸡血石古印,通体血红,玲珑剔透,甚为可观。美中不足的是,指握处有一个针眼儿大小的黑点,十分扎眼。收藏专家说,此类宋代文人印章,时下在收藏市场很是吃香,如果没有这点瑕疵,价值当在十万元以上...

    时间:05-13
  • 我的秦岭山里的五谷

      顺着五谷的长势,我会轻而易举地  摸到秦岭的额部。再高一点  就能摸到一朵白云、一盘月亮  顺着五谷的走动,我会准确无误地  摸到秦岭的腹腔。再低一点  就能摸到一片蛙鸣、一处村庄  摸到我的家 ...

    时间:05-13
  • 文字沏出的幸福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的工作和生活总与文字息息相关,其间,难免衍生出来一些瓜葛和因果。不过,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蓦然发现,我的生活其实是用文字沏出的一壶芳香四溢的泉茗。  文字是我工作的工具。我用文字的...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