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热火朝天气氛不说,仅仅三四年功夫,拉林子人在商县武装部的大力支持下,靠着大家的一双手,先后建起了一坊八个厂。一坊:即粉条加工坊。八厂:即机砖厂、林场、猪场、编织厂、鞋板厂、草袋加工厂、粮食加工厂、水产养殖场(包括五个养鱼池和一个养鳖池)。还在村子的西边,一个叫窝浪的地方,改河造田近二百亩,拉林子村一下子简直成了一块人间天堂,真叫周围村庄的人眼红了好长一阵子。
如今,拉林子村又发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年产值百亿元的大型冶炼企业,落户于拉林子村北的码头上。过去,厂子的大门向东开。前几年,不知什么原因,厂子的大门突然向西开了,直穿拉林子村,与商山水泥厂形成犄角之势,工厂大门前车水马龙,迅速形成了一条商业街,商铺蜂拥而起,来往客商难免歇脚消费,拉林子人又有了赚钱的机会,只不过,这次街道从村子的南边移到了村子的北边,这真应验了一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二零一二年,商洛炼锌厂进行扩建,厂子周围的三百多户要搬迁安置,安置地点的选择就成了周围村庄的抢手活。这次,拉林子村又先拔头筹,村子西边的二百亩河道改造田,为村里人换回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村里人真有钱了,家家的住房盖得青堂瓦舍,街道也变宽了,拉林子村的人真正牛了起来。更何况三百多户居民区的楼房,按照新农村的建设标准,把银子撒的到处都是,天时、地理、人和,都偏向了拉林子一边,拉林子人能不捡几块吗?
现在,拉林子村和炼锌厂移民安置村连在一起,居住人口近三千人,村子里楼房林立,街道宽敞明亮,商铺到处可见,拉林子的人说话都面带喜色,有了一种满足感。拉林子人是天生的幸运儿,随着沙河子省级重点镇建设的全面铺开,在不远的将来,拉林子人弄不好又会捡到一块金疙瘩。(商洛日报 作者:徐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