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丹江吟

丹江吟

2014-11-27 10:53:57

  这一组组数字后面,是高层运筹帷幄的气魄与担当,是搬迁户背井离乡的奉献与牺牲,是红旗猎猎、机车轰鸣建设被誉为“亚洲天池”的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所孕育出的战天地泣鬼神的创业故事。如今,这一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即将竣工送水,汩汩清泉将源源不断涌入津京地区万户亿家。我可以自豪地给遥居北京的亲人和朋友说,“吾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了。
  可喜可贺的是,作为北调之水的主要水源地——陕西,近几年多措并举,投资数十亿元资金,大力开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文明建设,将水源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和各级各部门“一票否决”考核指标,以陕南三市为重点,以汉江、丹江为抓手,不遗余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污染防治,以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住在丹江上游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们吃在丹江,住在丹江,就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丹江,从最基本的不乱扔垃圾,乱泼污水做起,从植树绿化、保护一草一木做起,从节约用水开始。水,真的来之不易呀!有道是:
  千里丹水乃故乡,“亚洲天池”实堪当。
  山似青莲欲滴翠,水若琼浆泽群芳。
  天湖映月瑶池景,绿水碧波织辉煌。
  南水北调津京冀,润我华夏万里香。

  • 相关阅读
  • 去马栏山纪念馆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王卫民  偶尔的一件事,决定我必须前往甘肃正宁县的三嘉乡。说是甘肃,其实和陕西旬邑县职田镇连畔,加上黄土高原人的淳朴,鸡狗猫之类跑来窜去,谁也不说走过了省界,语言、习俗无异,只...

    时间:11-27
  • 参观武昌起义旧址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杨富安  金秋时节,我和妻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送女儿到中南财大上学,才有机会乘火车来到武汉。  中南财大位于武昌首义黄鹤楼下,距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很近,我们3人步行来到首义广...

    时间:11-27
  • 末名堂记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马逍遥  时下,写过几篇“豆腐块”文章,画过几幅山水抑或花鸟小品,便被簇拥为文化人。但凡自居了文化人,差不多大都给私家书画房,冠以:室、斋、楼、屋、堂什么地。凑热闹趋...

    时间:11-27
  • 回家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朱书海  三尺讲台执教路,四十春秋一挥间。  带着半身慵懒、带着一身疲惫、带着三十年党龄迁转至老干支部的组织关系,掸去满身粉笔的征尘,2014年元月,我与全镇十几个老教师在学校领导...

    时间:11-27
  • 迎着晨曦去生活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张建利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的早晨,走出家门,有一种透过肌肤的凛冽。恍惚间,已到江滨公园,晨练的人们有增无减。凝神抬眼,天空是明净的,大地是斑斓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爽甜润...

    时间:11-27
  • 供销社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田家声  计划经济岁月,供销社在乡村人眼里可是香饽饽。因为那时候物资奇缺,而老百姓急需的物品,小到油、盐、糖、碱、火柴、肥皂,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架子车轱辘等都属分配物资,牢牢...

    时间:11-27
  • 商山皆诗(外两首)

      商洛日报-商洛之窗讯 金友全  径曲岭峥嵘,曾吟古客行。  韩公愁有险,贾岛叹无平。  忆事清泉语,怀人翠鸟鸣。  皆诗观景美,古客此留名。  古道怀古  峰峦古道幽,出岫白云浮。  翠鸟林中语,清...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