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侦探》这个书名会让人联想到谁?应该有很多人的答案是柯南漫画中的《毛利小五郎》。然而看到原文书名《The Little Sleep》,有识之士应可马上想到钱德勒1939年的处女作《长眠不醒》(The Big Sleep)。没错,《嗜睡侦探》确实是冲着《长眠不醒》来着。我们都知道钱德勒笔下的硬汉侦探自成一套高贵传统。在小说《长眠不醒》中,菲力普?马罗生活贫困潦倒、精神委靡不振,社会地位并不高,言语上世故尖酸,内心里却有决不退缩的坚持与尊严。其实就冷硬派这个体系来讲,这些私家侦探可说是一脉相传,他们从不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却可以为一丝丝希望和理想奉献自己,出生入死去拯救弱者和无辜之人。某种程度上,他们宛若现代版的无名游侠,案子上门就出手救人,正义得到伸张之后便飘然离去。
在《嗜睡侦探》这本书里头,男主角马克?詹尼维奇和菲力普?马罗一样,故事开场就接了一桩委托案,要从一张少女裸照去追查幕后谜团。和列位享有大名的先贤一样,詹尼维奇在查案过程中屡屡碰壁,他不但被暴徒殴打成伤,而且还被地方上的权贵显要威胁恐吓,自己的事务所也难逃被捣成废墟的悲惨宿命。即便如此,打落牙齿和血吞的詹尼维奇,面对恶徒时仍是俏皮话照说不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依旧是绞尽脑汁奋力突围。是的,这一切桥段大家都耳熟能详,看来崔布雷只不过是另一个格斯?范?桑特罢了。
不,且慢!崔布雷帮詹尼维奇加了一种身份:嗜睡症患者(narcoleptic),这就可能导致所有的情况全部翻盘。按照病理学所称,嗜睡症又称猝睡症,此类患者容易疲劳,频频想睡,白天随时嗜睡,经常无法保持清醒状态,在安静或不喜欢的环境中几分钟内便会入睡;情绪亢奋或失控时,身体会突感无力而猝倒,意识却清醒,发生时间仅在数秒至数分钟之内;某些患者睡着时仍能感觉到外在的变化,但睡前有时会产生幻听、幻视、幻嗅、幻触等幻觉,因而分不清生活中的虚实界线。
基本上,嗜睡症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有时还真会要人命,比方说开车途中突然发病倒趴在方向盘上,这会儿车会往哪去你就控制不了啰。一般人只要小心谨慎多半没事,但是在枪口和拳头下讨生活的侦探若得了这病可特别棘手,诚如詹尼维奇在发病时见了客户,几分钟后醒来只见桌上摆着两张少女亵照,其他印象全都模模糊糊,哪一部分是真实的,哪一部分才是幻觉呢……这案子不但要找雇主和幕后黑手,还得弄清楚谁是委托人,当下难度立刻增加一倍。走笔至此,《The Little Sleep》所涉及的意涵已呼之欲出,这当然是指詹尼维奇隔三差五便陷入几分钟的“小眠”,使得原本稀松平常的小事变得像轩然大波。不过这小小的设定,却大大颠覆了冷硬派侦探的英雄形象。大伙儿可别忘了,平克顿侦探社的商标便是一只睁得晶晶亮亮的大眼睛,下面镌着“我们从不合眼”(We never sleep)的字样!没错,私家侦探是不能睡觉的,可是詹尼维奇动不动就合上双眼。崔布雷这玩笑开大了!要知道侦探是纯粹理性的产物,他可以怀疑周遭所有的当事人,却不能动摇自己的理念和判断。一旦自身的生活经验都不能可信时,侦探又如何能厘清真假难辨的蛛丝马迹,从中作出客观且正确的推论?
我们不禁要问:詹尼维奇为何得了嗜睡症?追溯源头,原来当年二十出头的他抛书辍学,决心改当私家侦探。在取得侦探执照的那一天,和好友开车返乡途中发生事故,结果詹尼维奇虽保住小命,但是必须动好几次手术。为了遮盖脸上的伤疤,他留起络腮胡子。他的左眼变得比右眼小很多,位置也略低,看起来像在对人猛眨眼。胡子既然遮不住那不对称的双眼,他只能把帽子压得更低。这真是荒天下之大谬!以往私家侦探的外貌是尝遍人情冷暖的象征、历经沧桑岁月的痕迹;然而詹尼维奇的容颜却是交通事故所致,他的面无表情并非意谓内心冷静,而是因为面部神经受损。最糟糕的是,那场车祸的后遗症是让他患上了嗜睡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