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格萨尔王》:重述神话,还原事实

2010-06-03 11:24:11

来源:大众书评网

  很久很久以前,康巴藏区阿须草原上有个放牧的藏族孩子觉如,他戎马一生,统一多个部落建立岭国,惩恶扬善,造福黎民百姓,被称为格萨尔王(相传他是藏传佛教连花生大师的化身),成为藏人世代怀念、至今尊崇的大英雄。关于他的故事千百年来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的广阔藏区口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令故事的版本、内容不断丰富,成为迄今世界上篇幅最长、仍在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1

  八月的川藏线上野花满山、湖泊澄净、水草丰美、牦牛肥壮,作家阿来开着越野吉普,与20多位媒体记者一道从成都出发,经康定、道孚、甘孜,直奔格萨尔的故乡——阿须草原,其间穿越二郎山、折多山、塔公草原、玉龙拉措圣湖。与蜿蜒崎岖的路况相伴的是沿途绝美的高原风景,随着车窗外藏人聚居的乡村、城镇逐渐清晰,康巴风土人情扑面而来。为了以自己的方式重述格萨尔王的故事,他曾数次前往康巴藏区搜集资料、拜访说唱艺人、亲近山川河流。如今,新作《格萨尔王》(重庆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付梓,在阿须草原上伫立的格萨尔像前,他手捧哈达面带虔敬,献上哈达的一刻也便了却萦绕心头的夙愿。于是,他称此行为“还愿之旅”。

  一路上阿来时常扮演“独行侠”,偶尔路上停车休整,他会扛着照相机、三脚架离开大部队,用镜头瞄着花草牛羊雪山圣湖,似乎他与一朵野花一头牦牛更有话说,“我不太喜欢‘群众运动’,独来独往多好,就像我写小说一样”。在阿坝藏区马尔康县长大的他到了康巴地界像是倦鸟归林,精气神十足,三四千米的海拔全不当回事。

  阿须那夜,阿来住在巴伽活佛家的藏式客栈。外面的雨声和犬吠时断时续,屋里灯光昏黄,映得四壁彩绘神秘悦目。晚饭时他喝了青稞酒,还信口唱起西北花儿,像是意犹未尽,点上一支烟,他仿佛说唱艺人似的打开了话匣子……

  2

  阿来并不觉得自己重述《格萨尔王传》有什么意外,“我是藏族人,从小就听过格萨尔王的故事。虽然童年正值文革时期,当时这些传说被禁止讲述,可格萨尔王对藏族人来说太重要了,哪怕不是听说唱艺人讲,断断续续零星的故事仍旧听得到。比较系统地了解这部史诗,则要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格萨尔王的故事再度在藏区流传,政府也做了一些书面整理的工作”。

  踏上文学之路的他对这个题材更加感兴趣,“这个题材之所以吸引我,是我可以借‘重述’实现对历史、对藏族文化的重新认识。”不过他从来不是着急的人,对待写作尤其如此,只是静候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写《空山3》的时候,他开始考虑“重述”的事情,《空山3》的写作进入尾声,这个念头愈发强烈,他知道是时候了。“大致的故事框架我早就心中有数,格萨尔从天上下界、拯救百姓、建立国家、征服四方、功德圆满、回复天界……我主要是在细节上下功夫,从古至今,格萨尔王的基本故事差不多,不同的说唱艺人却能说出不同的效果。”他所理解的故事讲得好不好,第一是情节是否生动,第二是有没有意味,语言好不好,毕竟故事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另外他也看重故事里有没有思想。

  动笔之前,他做了大量案头工作。百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格萨尔王传》的研究成果很多,藏区也有不少史料,这些需要仔细研读、拣选、核实,才能接近历史,接近故事原貌,为此他至少读了上百本与此有关的书。“像这样高度虚构的史诗,有些内容其实可以与历史对照,就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对照。《格萨尔王传》的还原难度在于它没有一个《三国志》那样的史学底本。崇拜是抽象的,如果‘重述’回到学理层面,就要把崇拜放在一边,何况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消极的东西,藏文化也一样。格萨尔王的故事发展到后来,宗教因素越来越多,我得在写作中调整进而还原。”他解释说,一方面要还原《格萨尔王传》与历史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把后来宗教色彩浓厚的史诗还原(接近)到它最初产生时的民间色彩上,“淡化宗教色彩,甚至还有些反宗教的意味”。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瓮安事件再揭秘

      震惊中外的贵州瓮安“6·28”事件因一本新书再度被聚焦。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刘子富在对瓮安事件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rd...

    时间:06-03
  • 耶,没有小燕子也不错!

      《乾隆爷那些事儿》让我感觉到成熟沉甸甸  我们“九〇后”注定是文化杂食一代,古装影视、盗墓闲书、网络游戏,还有一直在记忆中晃来晃去的小燕子和紫薇。小燕子那大大眼睛,代表了灵性,也代表了空茫。  矛...

    时间:06-03
  • 在燃烧爱情中寻找

      作者写爱情,是把爱情作为这个喧嚣的时代的一股清泉来守护的,爱情所以是一种理想,首先是因为它已从生理行为脱颖而出,开始勾画着精神图景了。事实上,人类的一切精神向往,无不始于一个“爱”字,而...

    时间:06-03
  • 读书诚可贵,读好价更高

      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套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20万册,重庆市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

    时间:06-03
  • 三位一体的爱情配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爱情甜如蜜,但是这个蜜到底是怎么酿成的?不清楚。往往就是这样,蜜蜂酿了蜜,却不知道蜜是怎么样酿成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很多时候缺少一些要素,你就会发现,这个蜜要么不粘,要么不甜,...

    时间:06-03
  • 夫妻相与婚姻寿命

      你有注意到吗?有些夫妻之间,会有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神情相貌非常相像,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有些是结婚前就相像,一见面就有“眼缘”,但更多的是年轻时相貌各异,结婚后越来越...

    时间:06-03
  • 妙语连珠“话”危为机

      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企业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杨思卓教授的《非常时期非常领导》一书的前言中却写着这样一段话:  “危机不是人类公敌,危机是一种能...

    时间:06-03
  • 大学生“村官”为啥值得叫好

      大学生“村官”,一个新事物,一个热门话题,它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副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如此重量的压力吗?  《大学生“村官”》(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它...

    时间:06-03
  • 《无畏的希望》:奥巴马也山寨!

      我们都知道,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政治观,也就是他的竞选口号——“改变”的目标。该书不仅深刻地展现了奥巴马在十年政治生涯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超越,并对美国的政党...

    时间:06-03
  • 四十不坏,教授作怪

      四十岁的我收到朋友的赠书《四十不坏》,朋友认为我的文风与其相似,读完后,说不定也有写作《四十**》的冲动。  不好意思,我并不知道本书作者孔庆东的大名,不知道他在2005时年四十被评选为“北大十佳教...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