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格萨尔王》:重述神话,还原事实

2010-06-03 11:24:11

来源:大众书评网

  他表示,书中所写的格萨尔王就是他心目中格萨尔王的样子,而书中另一条线索的主人公——当代说唱艺人晋美就是他自己,只不过,“晋美神采飞扬的时候是我,无力的时候不是我。”他笑着说。

  刚刚在北京举行过全球首发式的《格萨尔王》是以“重述神话”项目最新作品的姿态出版的,这个项目的中国部分已先后推出苏童的《碧奴》、叶兆言的《后羿》和李锐(与蒋韵合写)的《人间》。早在该项目启动之前,计划重述《格萨尔王》的念头在阿来心中酝酿已久,“是这个项目遇到了我,在《空山3》即将完成的时候,重庆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能重述《格萨尔王》”。在写作、出版过程中,他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作品的文字、篇幅都未受限制。出版方曾给他寄去这一项目此前出版的几部国内外作品,他一本也没看,“不想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不过,现在可以看了”。

  4

  二十几年前,阿来是从写诗初入文学之路的,写了十多年诗,到1990年就不再写了。他不认为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小说语言有什么影响,写小说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开始,“我比较反对这种看法,谁谁写过诗,所以他写小说的语言就好。很多写诗的人语言很糟糕。年轻时我有激情,对世界的感受相对单纯,用诗来表达很合适,等到这世界和我自己都变得复杂,诗歌的容量就不足以承载我想表达的,想要塞到诗歌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就很难保持诗歌形式上的完美。”

  说到身为藏族作家用汉语写作的话题,他觉得简单地看待少数民族作家“用本民族语言还是用汉语写作”是狭隘的,“我没有疏远自己的民族语言,我反而觉得自己的写作对汉语也是一种丰富”,他举了印度裔英国大作家奈保尔的例子,“奈保尔来自印度,他用英语写作却能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对英语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有目共睹”。他非常欣赏奈保尔的作品,“他是十年来获诺奖的作家中我唯一喜欢的,他的短篇集《米格尔街》写得好极了”。

  在今年4月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阿来以《空山》获年度杰出作家奖,在获奖感言中,他谈到了亟待对如今被赋予太多符号化、时尚化意义的藏文化“祛魅”的话题。时隔几个月重提此事,他依旧感触良多。西藏在他眼中是具体的存在,“是个名词,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在更多人眼中却把西藏作为一种抽象的象征,从《尘埃落定》到《空山》再到《格萨尔王》,他的写作一直在努力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西藏,正如《格萨尔王》宣传文案中引述他的那句话,“要让大家对西藏的理解不只停留在雪山、高原和布达拉宫,还要能读懂西藏人的眼神。”他接着说:“今天的中国看起来是多元社会,可是在多元的名义下,我们对多元的理解却未必准确。我不想笼统地谈文学的责任,只说我个人的文学观念,就是我的写作是对藏文化祛魅上的一种努力。这与我的身份有关,也与中国的现实有关。能用文学做一些工作,这让我觉得有意义。”他说,时至今日了解西方的方式很多,留学、考察、旅行,但他是通过文学去了解法国、英国、俄罗斯的,“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出国机会,用文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失为一种捷径。我既然有能力站在藏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不妨用写作来做些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不得了”。

  这些年来他的写作始终不离藏文化、藏族主题,这固然是他得天独厚的“富矿”,但也不免引致“还能开采多久”的疑问,对此,他显得很释然:“藏文化这座富矿,资源多得很,我能开采,别人也能,我不担心枯竭。关键看采矿的人有没有想法,我有我的采法,哪怕别人采过的我也一样能采得精彩”。

  • 相关阅读
  • 瓮安事件再揭秘

      震惊中外的贵州瓮安“6·28”事件因一本新书再度被聚焦。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刘子富在对瓮安事件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rd...

    时间:06-03
  • 耶,没有小燕子也不错!

      《乾隆爷那些事儿》让我感觉到成熟沉甸甸  我们“九〇后”注定是文化杂食一代,古装影视、盗墓闲书、网络游戏,还有一直在记忆中晃来晃去的小燕子和紫薇。小燕子那大大眼睛,代表了灵性,也代表了空茫。  矛...

    时间:06-03
  • 在燃烧爱情中寻找

      作者写爱情,是把爱情作为这个喧嚣的时代的一股清泉来守护的,爱情所以是一种理想,首先是因为它已从生理行为脱颖而出,开始勾画着精神图景了。事实上,人类的一切精神向往,无不始于一个“爱”字,而...

    时间:06-03
  • 读书诚可贵,读好价更高

      一本“口袋书”成为山城重庆的新风尚。这套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读点经典》,于2008年12月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发行了20万册,重庆市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

    时间:06-03
  • 三位一体的爱情配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爱情甜如蜜,但是这个蜜到底是怎么酿成的?不清楚。往往就是这样,蜜蜂酿了蜜,却不知道蜜是怎么样酿成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很多时候缺少一些要素,你就会发现,这个蜜要么不粘,要么不甜,...

    时间:06-03
  • 夫妻相与婚姻寿命

      你有注意到吗?有些夫妻之间,会有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神情相貌非常相像,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有些是结婚前就相像,一见面就有“眼缘”,但更多的是年轻时相貌各异,结婚后越来越...

    时间:06-03
  • 妙语连珠“话”危为机

      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企业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杨思卓教授的《非常时期非常领导》一书的前言中却写着这样一段话:  “危机不是人类公敌,危机是一种能...

    时间:06-03
  • 大学生“村官”为啥值得叫好

      大学生“村官”,一个新事物,一个热门话题,它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副稚嫩的肩膀能够承受如此重量的压力吗?  《大学生“村官”》(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它...

    时间:06-03
  • 《无畏的希望》:奥巴马也山寨!

      我们都知道,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政治观,也就是他的竞选口号——“改变”的目标。该书不仅深刻地展现了奥巴马在十年政治生涯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超越,并对美国的政党...

    时间:06-03
  • 四十不坏,教授作怪

      四十岁的我收到朋友的赠书《四十不坏》,朋友认为我的文风与其相似,读完后,说不定也有写作《四十**》的冲动。  不好意思,我并不知道本书作者孔庆东的大名,不知道他在2005时年四十被评选为“北大十佳教...

    时间:06-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