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软的书出了几本了,有著名作家写的,也有来路不明的人弄的。最近又看到一本,是响当当的中信出版社出的,作者邓羊格,据说是一个资深记者。何谓资深?大概就是干得年头多了。
曾经无数次听东软的董事长刘积仁老师说,软件是一种态度。但这本书的名儿却是《超越技术》,由此看来,软件其实是一种技术。
东软的书不好写,所以若干本出版,也没有太大的动静。也曾认真地翻阅过写东软的书,因为毕竟在东软有许多至爱亲朋,包括刘积仁老师,但是遗憾的是,书中只见文字,不见精神。
所幸,邓羊格这本东软,无论从文笔,还是从结构,再难能可贵的是立意,都远远超越了前几本,也超越了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认识邓羊格的资深,也不算是枉担虚名。
我觉得邓羊格的这本书一定是经过了煎熬的,对她讲了这种体会,她也表示认同。她指着眼睛下边有些模糊的地方,说这就是写东软的代价。可能代价不止于此,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一个记者,如果能深入一个企业,并且再写出一本书来殊为不易。尤其是东软这样的企业,似乎没有大风大浪,当家人也波澜不惊,从从容容地走过来的企业,对于当下喜欢招摇的受众来讲不一定感冒。好在,邓羊格写出来了,而且又写得有滋有味,如果不是感情的倾注,便是一种责任使然。
东软是什么?表面上看是NEUSOFT矗立在东软软件园的门口,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如今不太惹眼的垦荒牛,还可以理解成一个老式机车车头发人深省地停驻在宽敞的软件园区。
是,又不是。
一本书不能写尽东软,就像一个软件园的所有建筑和符号性质的摆设不能表达东软的一样,软件就东软而言,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
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刘积仁走出飞机的机舱,一个人背着行囊。没有前呼声后拥的场景,让看到的人不禁有些失落。
失落什么?因为没有看到一个大企业的老板摆谱式的生活,就这样与众不同,因此想起人们至今还称其为“刘老师”,果真名符其实。
东软的精神,就是刘积仁的精神。正如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一样,老板有文化,企业就有文化。老板没文化,企业就没文化。因而,刘积仁的作风,成就了东软独树一帜的品位。
有很多的耐人寻味,都可以从东软和刘积仁身上看到。《超越技术》写了东软,也写了刘积仁。但所描绘的是全景式的画面,刘积仁并不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在波澜壮阔之中细数英雄,英雄无悔,因为心很平静。
邓羊格有意无意间为我们铺排了一个理想化的东软,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制造了一个“卓越而美好”的概念。从优秀到卓越,从卓越到美好,是《超越技术》超越东软之处,尽管没有刻意强调,但是润物无声,明白的人心领神会,不懂的人还可以指手划脚。
只是,这本书的包装过于小心了,封面就像书名一样技术。于东软而言是好事,于其他读者来讲就太谦虚了。本来,可以让刘积仁老师上封面的,他充满男人魅力的神态,一定会为这本书锦上添花的。只可惜,我们看到了锦,却没看见花儿。
所以,不客气地说,《超越技术》更像东软的卡拉OK,如果把其包装成一个春节联欢晚会,可能对中国企业,包括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都会起到不同反响的作用。
看看东软,瞧瞧刘积仁。看看刘积仁,瞧瞧东软。
体会到“卓越而美好”了吧!(作者: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