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误读与背离的故事:历史的“臆说”

2010-06-04 10:09:49

来源:大众书评网

  对于冯世强其人其作,此前我都不甚了了。因此,读他的小说新作《误读与背离的往事》(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年6月版),我是多少带了些未知的好奇的。应该说,冯世强确实让我颇为意外,他用一种东拉西扯的方式,写了一些怪异离奇的故事,这些都超出了我已有的阅读经验。

  对于这些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还要以评论的方式说长道短,确实很让人犯愁和作难。

  把一切都回复到当初的阅读感受之中,我觉得还似乎有话可说,这大致是两点观感。这两点可以说是感受,也可以说是见识,是从别的作品没有读到,而为冯世强的这部“臆说”历史的小说作品所特有的。

  其一,是历史故事也可以肆无忌惮地予以虚化与心化。

  历史题材的小说写作,常常讲求的是大处有所本,小处可虚构。从姚雪垠的《李自成》,到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大都是这类写作的代表。这些年在网络文学中出现了一些虚构性的历史小说,但那多是游离开具体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再想象,够不上严格意义的历史题材写作。冯世强的这部《误读与背离的往事》,无论是《陈桥》,还是《花蕊夫人》,都在小说开始之前置有小说本事的史籍选段,摆明是以文学的方式来演绎历史的,但人们看到的,却是满带蹊跷,充满诡异的由诸多偶然连缀成的戏剧化的历史。写陈桥兵变始末的《陈桥》,以苗训仰头看天时为对付楚昭辅的询问随意说出的两个“日”字,被几十万兵士理解成“天上出了两个太阳”,“皇上可能要换人了”;便拥戴着赵匡胤黄袍加身,最终使赵匡胤“当了皇上”,而苗训这个被人们看作半神一般的算命先生,不仅为赵匡胤所培植,而且为赵匡胤所掌控。苗训深暗个中内情,本想让自己“表达的意思尽量含混模糊”,但赵匡胤又在苗训身边安排了个细心的楚昭辅,从而使苗训含混模糊的“日”,同样起到了为他的起事制造舆论的奇效。心计与心计,算计与算计,随意与刻意,对弈与搏弈,这一切构成了陈桥兵变背后的内在的秘密。《花蕊夫人》,似乎是写花蕊夫人与孟昶之间此冷彼热的爱恋与婚姻的,但当叙说到孟昶自有了花蕊夫人便疏于朝政,不思治国,而赵匡胤为了这个花蕊夫人索性灭了蜀国之后,作品实际上又揭悉出了赵宋灭孟蜀的深层原因,那就是为了女人与美色。这些当然是作者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从自己角度做出的重新解读。这样的解读也许是误读,但却在误读中,表现出了作者超常的想象力,以及循着逻辑可能性对各色人等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的发掘与捕捉,那种氤氲不明的隐秘性,那种相互掣肘的微妙性,都丝丝入扣都加以揭现,让你跟随作者完全沉浸在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赜索隐之中,至于这是否真实,是否可信,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当然,你也可以就作品所提供的如许说法,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在心里去与作者商榷和论辩。

  其二,是历史小说也可以东拉西扯地叙说和神神道道地臆说。冯世强的历史叙事,显然并不拘泥于史书,也不纯粹讲古。他在《陈桥》一作中,把“我”和一个女人的现实性的小故事楔入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历史大故事之中,一会说说这个,一会又说说那个,随心而来,随性而去。这样做的结果,便使历史的叙述既不纯粹,又不单一,给人的感觉好象是一个人在电脑上打游戏,游戏者一边进行着赵匡胤的故事,一边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样一个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一开始就明白这个历史故事的讲述带有很大的游戏性,因而不再去苛求,也因而作者就更加地放纵,去尽情地想象,尽兴地挥洒,把历史的“臆说”推向极致。而叙事人“我”与那个女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以及“ 我”由此对女人的体察,对人生的感悟,也同作品的历史故事构成反差性的比照,乃至解构性的反讽。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