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你是羊,还是土匪

2010-06-04 10:26:35

来源:大众书评网

  路生给我打电话说,他的第二本长篇小说《土匪羊》出版了,足足40万字。我一点儿也没惊讶,我知道这样的一本书对他来说既是磨砺内心的精耕之作,又是洒脱恣肆的人性叩问。

  看《土匪羊》时,我一直在考虑当代的小说如何适应读者,是哗众取宠,还是抚慰心灵,抑或是留下思考,或许都不是。有人说,小说的主旨是“仇恨与信仰勾兑的苦酒”,也有道理。不可否认,小说应该是生命游历中最庞大而最复杂的真切体验,在这个裂变的时代,作家的命运应该是用文字对人性无休止的还原和复苏。因此,在路生的作品中,他直接将人写成了羊。我一贯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要折射人性的光芒,寻找精神皈依的支柱,打湿读者心灵的最软处。人性在作品中凸现,不仅是作者浑厚的情怀和生活的顿悟所能体现的,更需要细节的描写,细腻的感情孕育,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土匪羊》这部作品,路生以诗性的语言,梦呓般的叙述以及宏大场面的描写和对人性丝丝入扣的剖析,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和模式。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感谢生活赋予路生太多太多的“富矿”,才使得他用细腻的笔调创作出了浑厚的作品。当过兵、做过生意、干过记者……一切的一切,为他积累了丰厚的素材,经历就是写作的“财富”。人心应该是向善向美的,在《土匪羊》里,路生通过“羊性”这一概念来还原裂变时代的人性,用“羊”与“土匪”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映人类在面对命运和苦难之时顽强却又无助的抗争。书中的故事太多来自现实生活,许多都是路生生活的原版。因此,作品才显得那么浑厚、丰实,感情却是那么细腻、温情。

  看《土匪羊》时,我想起了很多有关我们,有关羊,有关我们和羊的许多事。

  路生是我的好友,在兰州工作时,他和我的同事、漂亮的女诗人娜夜及我同处一工作隔档,我们总被他一些漫不经心的“演讲”逗得大笑,还多了“较量”。闲暇时,我们三人一起吃饭谝传,我和娜夜基本处于无言状态,总是被他描述的一些故事所迷惑和感染,这些故事情节大多出现在《怀念羊》和《土匪羊》中。冬天或夏天,路生和我总会在凌晨下夜班后去街头的烤羊店里,吃羊头、烤羊肉串、喝啤酒,也喝白酒。更多的是说羊事、谈羊性、聊文学、话琐事……有人戏言,我们吃了很多的羊,才成就了路生的《怀念羊》,那《土匪羊》,我想应该是路生咀嚼羊肉时咂摸出的每个字,每个章节连缀而成的。

  路生的写作是艰辛的,他有时一天才吃一顿饭,更多时是喝啤酒充饥的。只要眼睛睁着总是躲在一隅埋头码字。路生的写作是有天赋的。我曾多次在不同的文学评论中写道: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很好驾驭文字的功底,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个让读者心动的故事,恰恰这两点路生都已经突破了。

  他的写作往往是在深夜里进行的,我想静谧的夜晚和俱寂的万籁会给他更多的思考。《土匪羊》这部作品中就把“狼性”和“羊心”挥洒得淋漓尽致。不管写什么,我觉得都应该用心去写,写得自己能震撼、能感动、能泪流满面或者痛心疾首伤心欲绝,我觉得都会是好作品。用心、用灵魂拥抱大地、拥抱生活的人,不管怎样都会写出好的作品来。《土匪羊》就是其中的一部。这是一部安慰灵魂的性情之作。在“狼之化”热读之下,另行其道的“羊性小说”,用生命游历的真诚体验打动了日益坚硬的人心。在这个甚嚣尘上的时代,心灵需要涤荡,灵魂得以慰藉,方能去寻找人性的光芒。打开一本书,让这本书直抵你的心灵。

  《土匪羊》是路生继《怀念羊》后又一部“羊”系列的作品,这部作品成熟了很多很多,构思布局也匠心独具,语言别具一格,这或许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激情有很大的关联。行文至此,路生喝酒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难道是醉意人生,还是写意人生。不!都不是!他的写作是长年积蓄厚积薄发的,他的写作是在思考中不断思索的,他的写作关注更多的是人性。《土匪羊》的阅读会给你在轻松温柔的文字中,寻觅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思考的方式。不妨,在这个春意缠绵的日子,沐浴在阳光中,打开《土匪羊》看看你是羊,还是土匪呢?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