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犹太人的《论语》

2010-06-04 10:33:13

来源:大众书评网

  金融大王摩根说:“我的棺木中不要黄金、支票和任何股票,它们都是不牢靠的,我只要一部犹太圣典《塔木德》。”

  假如你被困在一栋着火的建筑物中,并且无法找到逃生之路,“出口在哪儿呢?”你在大声呼喊。这时有一个声音透过烟雾传了过来:“从大厅下去,右转,下楼梯,右边就是出口。”仅仅因为知道了出口的位置你就能得救吗?不能,你必须迅速跑到出口才能逃生,假设你不知道出口,那就一定会被烧死。你知道真理,不迅速行动起来,虽然不一定就会得救,但已经存在了得救的可能;而你不知道真理或不寻求真理,就注定不可能得救。

  对于犹太人来说,《塔木德》是帮他们找到真理的生活指南。通过寻找真理他们获得了智慧,通过智慧他们获得了拯救。《塔木德》被誉为犹太人的第二部“圣经”,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它不仅在犹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维系了这个民族,而且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和有信仰的人。无论是马克思还是爱因斯坦,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斯宾诺莎,都深受《塔木德》的影响。

  《塔木德》成书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由1500名犹太拉比联合完成,全套20卷,总计12000页,250万字,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小到起居、饮食、洗浴、着衣、睡眠等无所不包。它以《旧约》的箴言为开端,接着是神话故事、诗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历史回忆,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虽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训诫和道德说教,但让人丝毫不觉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说《旧约》是一部永恒的书,那么《塔木德》则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机的良谋。它不是史书,却在谈史;它不是人物志,却在述说人物;它不是百科全书,却包罗万象。正是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成为犹太智慧的源泉。它与《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塔木德》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大约被译成12种语言。尤其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塔木德》说:一神论,是犹太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箴言:“凡摒弃偶像崇拜者,均被视为犹太人。”

  人首先是以个体被创造出来的,这样做是要教导人们无论谁毁灭了一条生命,上帝便视其为毁掉了整个世界;无论谁拯救了一条生命,上帝便视其为拯救了整个世界。因此,对人类的冒犯就是对上帝的冒犯。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明白?

  《塔木德》和《圣经》的区别在于,《圣经》是神在说话,而《塔木德》是人在说话。一群饱经沧桑,每天都在探讨智慧和哲理的犹太学者用了近400年的时间蕴育了这部大书。因此,犹太民族是一个由信仰上帝到信仰真理的民族——由于信仰上帝,导致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由于信仰真理,导致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上帝和真理都是超验的观念,导致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从而完成了现代文明的塑造和转换。没有上帝,就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真理,就产生不了民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和平等”的保障,因此,《塔木德》中有613条犹太诫律,这613条诫律正是现代法律的基础。所以,有许多犹太智者成为世界一流的法律专家和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