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青春文艺之反思:是“青春文化”,不是“青年文化”

青春文艺之反思:是“青春文化”,不是“青年文化”

2015-01-13 11:03:43

来源:人民日报 周志强

  百年来,中国青年文化是现代社会追求进步的文化,是鼓励创造新的未来的文化,而今天的青春文化则是在“青年消失”后崛起的文化,是消费文化的后果,也是消费文化的核心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一方面到达繁盛期,数量空前,地位显著,另一方面却在迅速“青春化”。相对于上世纪80、90年代,当下大众文化基本上是青年 人的文化,不再以推崇理性和启蒙的“中年型”产品为主,而是不断调用“萌”元素,呈现“粉红色”基调。更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文化的“青春化”,还表现为各 种新型的青春文化此起彼伏。御宅一族、同人小说、治愈系、小清新……今日之青春文化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也包括青年文化)的种种形态、特质和 内涵,而分析和研究传统大众文化的那些观念和概念,也在慢慢失效。

  与之相应的则是,青春文化也正在逐渐主流化。2013年的统计显示,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下降到21.3岁,其中有将近30%的观众年龄在19岁以下!这让人想起互联网文化中“数字鸿沟”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对中年、老年族群退出主流文化的警惕。

  不妨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的“青春期”。这不是说我们的文化度过了幼年时期而成长到了青年时期,而是说我们的文化已经转型为以青年消费为主体、以青 春话题为核心的青春文化——无论是装神弄鬼的玄幻文学、神秘异类的科幻电影还是卖萌装疯的脱口秀,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面临着大众文化的“低幼化生产”和“嬉 戏式消费”。

  今日各类文化产品都不得不调用青春文化元素:不仅国产电影,就连好莱坞也大量使用“腐”元素来召唤市场;中国的电视电影市 场则被兴起于互联网的穿越、玄幻等青春文化所占据。不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不断讲述青春故事,就连《一仆二主》《我爱男闺蜜》等中年人的 故事,也使用青春爱情的讲述方法。今天,除了讲述可以吸引青少年的故事就再也没有故事可讲;除了在青春的故事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 义值得留恋;除非一场爱情,否则就再没有激情。这正是大众文化青春化的典型症候。

  在这里,我把“青年文化”和“青春文化”区分开来,是因为,就中国当前大众文化的青春化而言,青春文化与青年文化具有深刻差别。

  “青年”不是一个仅仅与年龄和心智相关的概念,它还牵涉到身份、信念和阶层等。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 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青年人也没有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青年”才诞生了。简单地说,正是特殊的 历史使命造就了“青年”这个概念,也正是在改造社会的现代性大变革、工业化大转型的时代,青年才成为历史的主体。

  • 相关阅读
  • 余秋雨:写好作品的人,不一定一辈子过好日子

    余秋雨在读者见面会上。  近日,文化学者余秋雨携新作《冰河》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与读者见面。此书为余秋雨写作生涯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在生命绝境中诞生的爱情传 说。余秋雨表示:“这部作品,可以看成...

    时间:01-13
  • 文艺新视界 让非遗讲述中国故事

      近年来,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对不同文化传统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已经越来越具有社会基础  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传统习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

    时间:01-13
  • 科幻文学热了吗?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国内首个科幻文学博士生,科幻文学又一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有人认为这是我国科幻文学的新 起点。近年来科幻文学亮点频出,以刘慈欣的《三体》为领军的中国科幻文学受到世界瞩目,科幻文...

    时间:01-13
  • 《故宫日历》的做与藏

     说起来,《故宫日历》是90年前的创意,遇见它是一个意外。  2009年的一次编辑业务培训课,一位老专家在介绍故宫博物院在民国的出版状况时,提到了《故宫日历》。曾经风靡一时的《故宫日历》是什么样呢?这引起了...

    时间:01-13
  • 《唐诗百话》解诗模式论——评施蛰存《唐诗百话》

     作家、教授施蛰存沉寂文坛50年后撰著《唐诗百话》,自1987年问世以来,就饮誉海内外。我们知道,唐诗在学术界并非新话题,在当时及后世引发的言说层出不穷,而施着何以能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呢?我认为其解诗的特点是...

    时间:01-13
  • 最是宁静能致远——《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读后

    在生态环境系统中,无处不在的噪音污染,困扰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如果能倾听天籁之音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奢侈。《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中,饱含着“宁静致远”的寓意,读来受益良多。 《一 平方...

    时间:01-13
  • 兴之所至 情感勃发——读《拾闲集》有感

      两年前,我拜读过陈耕的诗稿。这次看到的159首的《拾闲集》,可以说是作者在其零散诗稿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正式出版的一本好看的诗书。捧起读来,爱不释手。  根据《序》中的自述,陈耕在初中的时候,读到了一...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