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历史可以“细讲”, 但不能“戏说”

历史可以“细讲”, 但不能“戏说”

2015-01-28 17:20:52

来源:羊城晚报

  郭志坤:学术性是通俗性的前提和基础。其实,学术本身也是通俗的。通俗作品的读者对象比较广泛,不仅限于社会的某一部分人,而是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有高低之分,阅历有深浅之别,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面对这种状况,在写作时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考虑到大多数读者的接受能力,力求通俗。所谓通俗,不是肤浅,不是平庸,更不是庸俗。用大多数读者能看明白的文字表现深刻的思想,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羊城晚报:什么原因造成当下的专业历史学者往往不愿、不屑、不善于写通俗性作品?

  郭志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俗读物难写,二是写出来的著作又不被看好。《秦汉史》作者马孟龙先生在体会文章这样写道:“一是要接受这样的任务,我必须去‘补课’,重新阅读秦汉史其他领域的新进展,这样颇费精力。二是耗费精力去写一部通俗性的历史读物,对我的业绩考评毫无用处。究竟值不值?后来又想,各种歪曲的史实冲击着普通民众,似乎秦汉史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向大家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我想,这也是一个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如果我们不发声,谁还能告诉大家真实的历史呢?”这是有责任感学者的心声。

  2

  “戏说”挑战价值和伦理底线

  羊城晚报:当下历史类图书、影视剧受追捧,一般公众似乎更主动选择“戏说”的文化产品。您怎么看呢?

  郭志坤:《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据实说来,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历史事实,维护历史尊严。撰写历史人物传记是以真实为基础,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是怎样就怎样,秉笔直书,不应有所避忌。陈寅恪讲过:“在历史中求史识。”这是重要的原则。我也不知何时起在银幕与荧屏上“戏说”之风兴盛起来,什么戏说皇帝剧,什么戏说皇后剧,什么戏说太监剧,什么戏说太子剧……完全不顾历史的真实,天马行空,随手挑来一个帝王或是一段历史,添油加酱,搅拌一番。你若把它当历史,他会用“戏说”来敷衍搪塞你;你若把它当假话来看,他却又撑出一个朝代来吓唬你。看了这些非历史化的戏说“历史剧”,往往会误以为历史上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因而“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把本来是错误的东西,竟当成了真实的历史接受下来。历史可以细讲,可不能“戏说”。

  • 相关阅读
  • 邓丽君:辍学演出只因父母爱慕虚荣?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1月29日,是一代巨星邓丽君诞辰62周年的日子. 台上的辉煌、台下的生命足迹、鲜少曝光的私生活、不为人知的童年回忆……  1953年出生的邓丽君给家庭带来了欢乐...

    时间:01-28
  • “作家不能当坐家”启示文艺创作之道

     ■每日一评  真正有生命力、影响力的好故事,在泥泞的田间地头,在闹哄哄的工厂车间,在与现代文明存有距离的村舍农家。如果不能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沾一身泥土,注定讲不好中国故事  易艳刚  在上海两会期...

    时间:01-28
  • 刘庆邦谈文学创作:描写人物好比“酿酒”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篇小说《神木》《哑炮》先后获得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

    时间:01-28
  • 浙江“打工诗人”的坚守和乡愁:要遵循内心而活

      “庄稼伏地后的心绪,是农人一茬茬的希冀。麦秸的茎杆上,蹿长的梦,却一寸寸爬起。在城市的丛林里,万千个人怀揣万千个梦,万千个梦在钢筋水泥里彷徨不定,还有万千个身影正在揖别乡村的风……...

    时间:01-28
  • 在历史与美学的语境中重构战争叙事——2014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审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许多经典作品已屹立于世 界影视之林。作为战争题材的一种,抗战题材电视剧在我国荧屏上一直久...

    时间:01-28
  • 文艺工作者不能被市场裹挟

      在两年多的文艺志愿者实践中,我发现,用现代科学加文学手法推介传统文化,是一个好方法。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我们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永恒的。那么生命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既然能量藏在意识里,...

    时间:01-28
  • 河北:文艺到农村进校园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新华社石家庄1月27日电(记者 白林) 从推出“百场儿童剧进校园”到“河北梆子小分队下基层”,再到构建“10分钟文化圈”,河北省近年来坚持文化惠民,努力变“送文化”...

    时间:01-28
  • 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颁奖

      1月23日,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在京颁奖。马原的《纠缠》、刘庆邦的《黄泥地》、范稳的《吾血吾土》获长篇小说奖,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陈鹏的《绝杀》、尤凤伟的《中山装》、弋舟的《所有路的尽头》、石一...

    时间:01-28
  • 贾大山:文淡而有味 人淡泊名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谈到,文艺家要热爱人民,特别提到了河北作家贾大山。这不只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早 年与他有交往、有交情,还因为贾大山确实在为文与为人两个方面,有自己的...

    时间:0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