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刘和平:这个时代呼唤更坚定清醒的文化坚守

刘和平:这个时代呼唤更坚定清醒的文化坚守

2015-01-29 15:36:18

来源:福建日报

 《北平无战事》总制片人、编剧刘和平:这个时代呼唤更坚定清醒的文化坚守

  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首播3个月后,剧作家刘和平获得了他格外珍视的一个奖项——“2014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出生于1953年的刘和平,“七年磨一剑”写下80万字巨作《北平无战事》,小说问世后几度脱销,同名电视剧也赢得高收视和好口碑,坊间还随之兴起了读史热、诗词风……一些文艺评论人士提出,“北平现象”正悄然改写中国影视文艺创作的进程。

  “月圆花好”是对信仰的坚守

  刘和平说:“通过写‘北平’,我其实很想说的是,我所坚持的一种文化表达——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坚守。”

  《北平无战事》中反复出现的、由周璇吟唱的《月圆花好》,成了观众破译“北平”的“密码”。作者为何从此落笔,又如何解读呢?

  “很多时候,人要有一种憧憬,我们的老祖宗也都是在某一种憧憬中走过来的,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思考,是哲学的、古老的,是中国式的审美。”在刘和平看来,《北平无战事》其实也是他自己对文化的思考、设问以及自答。

  他认为,“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崔中石和方孟敖们”对信仰的坚守,其源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梦”。

  中国人不能总被别人的文化“激荡”

  对于自己笔尖流淌出的文字,刘和平几乎每一句、每个字都如数家珍。接受采访时,他背诵了《北平无战事》第四十章中何其沧与梁经纶的一段精彩“对峙”。

  “我借何其沧的口,讲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一些思考,世界文化如此多元,你‘激荡’我、我‘激荡’你,都是在所难免,但我们自己不能总是被别人家的文化‘激荡’。”刘和平说。

  他举例分析:“我也看不少外国作品,也会觉得有很多好东西,但回头想想,那毕竟是别人家的。所以我坚持自己的创作,虽然我写得也不全面,但想告诉读者,中国人有自己的一个活法。”

  • 相关阅读
  • 阿莹:棣花镇之谜

      我发现贾平凹的家乡丹凤棣花镇,居然是一处神妙的地方。  那天我们去棣花镇,走进一处正在恢复的宋金古街,大约有二三百米长,两边的门面房...

    时间:01-29
  • 余秀华:成名诗是标题党 更好的诗在以后

      法制晚报讯(记者 钱业)已有两家出版社表示将出版《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者余秀华的诗集。  1月15日,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被朋友圈刷屏无数,“脑瘫诗人”余秀华被学者沈睿誉...

    时间:01-29
  • 吴念真:与电影、话剧结缘都是意外

      曾五度获得金马奖最佳编剧的台湾文化大师吴念真,不仅在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广告等行业都有极高建树,他的舞台剧作品2001年在台湾首演以来一直受到市场追捧。上周末,由他导演的《台北上午零时》大陆版终于...

    时间:01-29
  • 余华:众多法国文学中,受大仲马影响最深,司汤达对写作帮助最大

    众多法国文学中,受大仲马影响最深,司汤达对写作帮助最大——  听余华的法国文学告白  作为备受关注的当代作家,余华的书总是能引起人们的热议,他也是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家之一——英、法...

    时间:01-29
  • 刘庆邦:贴近人物的心灵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篇小说《神木》《哑炮》先后获得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

    时间:01-29
  • 梁鸿鹰 :热爱乡村土地上的所有气息

      作家和自己脚下土地的关系,往往是会决定写作的质地的。贾大山若不植根于自己的土地,想必是不会获得经久的价值的吧。这是一个将生命融进了乡村一草一木的作家,他当过知青,但从没有怨悔。他贪婪地吮吸着农村这...

    时间:01-29
  • 何向阳:文如其人贾大山

     一个作家的品格,决定于他的生活阅历和人格修养,而作家品格,决定了这个作家文字的品格和风貌,所以古人云:文如其人。人品与文品之间,作家人格与文学品格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对位关系: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

    时间:01-29
  • 彭程:他的写作姿态令人仰望

      最早读贾大山的作品,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当时读到他的短篇小说《取经》《花市》,印象非常深刻。由于贾大山既不是高产作家,又为人一贯低调不事张扬,所以其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再读到他的更多作品。...

    时间:01-29
  • 李春雷:真情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虽然没有见过贾大山老师,但我小时候就读过他的作品,尤其通过采访和创作《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这篇纪实文学,对他的作品和人品更有了一层理解。  读者为什么喜欢贾大山?习总书记为什...

    时间:01-29
  • 诗人余秀华:若自己是健全人 会写出更多好作品

      她说写诗时才是幸福的。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  余秀华生于1976年,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导致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高中毕业后,她试图做些...

    时间:0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