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2015-02-05 16:43:21

来源:人民日报 陈晓明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佩。

  2014年8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严家炎先生藏书及文物捐赠仪式”举行。他陆续将自己的近万册藏书和书房家具、名人字画等捐赠给 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夫人卢晓蓉说:“严先生视书如命,他宁可‘居无室’,也要把书奉为‘座上宾’。” 据说严家炎家有7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柜,还有 几个壁柜,加上地下储物间,全都堆满了书。卢晓蓉说,他们就像生活在书城书库里一样,吃饭只能在茶几上。“他是个典型的书痴,每天手不释卷,手不离笔,只 有吃饭睡觉的时候才不得已地放下。”这真应了“痴情”二字了。严家炎读书有边读边做“眉批”的习惯,所捐这些书上若有眉批,无疑另有一种价值,因为后学晚 辈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一辈学者是如何阅读和研究的。

  严家炎早慧,早年就读于上海吴淞中学时,因酷爱文学,便与八九个同学一道组成文学小 组,读左翼文学,并相信要到群众中去,向往火热的斗争生活。他违背家里的愿望,报考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先后参加过淮南淮北四期土改,有6年时间在革命实践 中锻炼成长。1956年,严家炎得益于周总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方向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学成后留校任教,这一教就是近 60年。直至今年,严家炎仍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严家炎有“严加严”的雅号,这是如今老中青三代学人都公认 的尊称。其实,严家炎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严于学术与思想品格,于日常生活,他很是亲切随意。若你看到他欣然一笑时那纯真的表情,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善良真 诚到骨子里的人。严家炎对学术的“严”,基于他追求真理的坚定品性,这是贯穿他一生的治学精神。

  严家炎做人做文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尤 其是材料功夫十分了得。他说,他做学问,会“抓住阅读中发现的一些可疑之处,紧追不舍,尽可能充分占有相关材料,深入开掘,最终获得成果”。他重视以材料 服人,在学界中有口皆碑。2006年,严家炎还以《考辨与析疑》为题出版了一部专着,可见其用心用力之处。

  严家炎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始 于他对《创业史》中的“中间人物”的评价,那一年他刚满28岁。1961年,他在《文学评论》第三期上发表《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当时,所有 评论都聚焦于梁生宝这样的“社会主义新人”,给予高度而热烈的评价;严家炎却认为梁三老汉这种“中间人物”更具有时代的真实性,“虽然不属于正面英雄形象 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价值”,是“全书中一个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在当时,这种观点可以说具有相当的 超前性。严家炎看出梁生宝这种人物形象是应社会主义时代要求表达历史先进性的理想化人物,其存在有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难免有概念化之嫌。他强调“中间 人物”的艺术价值,也是包含着他对文学的痴情,因为痴情,便容不得做假作伪。

  • 相关阅读
  •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时间:02-05
  •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

    时间:02-05
  •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

    时间:02-05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时间:02-05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时间:02-05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时间:02-05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时间:02-05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