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作品集《稻香》《泡泡儿去旅行》,他说写的很好,让我也看一看。我近几年看过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真就是孩子给提供的信息,比如孙幼军、张之路、沈石溪、杨鹏、杨红樱、常新港、北董、周锐、雷欧幻像以及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齐纳等等,还有很多,其中就有你的大名。尤其是你2013 年最新版本的长篇小说 《满山打鬼子》,孩子喜欢看,我也喜欢看。由原着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满山打鬼子》也在江苏首播了,我们父子俩感到很开心。我们就从满山谈起。小说中的小主人公叫满山,而有趣的是我儿子的大名恰恰也叫满山,也许这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从培养孩子的角度讲,我看孩子的读物是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交流,也正是通过和孩子交流,我提前知道了你的大名。
薛涛:满山?那么一定是林满山了。你不觉得这个巧合就充满童趣吗?这些年,围绕写作、阅读,在我身上发生过很多好玩的巧合,其中充满离奇的故事性。这些巧合让我对“编故事”这个行当充满信心。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个事情进行下去,不然太对不起那些巧合。好了,现在从满山这个名字说起。我觉得“满山”这两个字给我带来很多好运“,满山”让这部作品获奖,翻译到韩国,并拍成了电视剧,在电视剧中“满山”
的扮演者是四川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据说有人索性叫他林满山了。这时生活中您的儿子———林满山又出现了。我们把这个巧合理清一下:满山—林浩—林满山。从虚构到扮演,最后到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这是不是很有意思?所以,我说“满山”这个名字给我带来了好运,围绕一部作品所能发生的好事都发生了。所以,我要感谢两个满山,一个是满山,另一个就是林满山。而林满山更是促成了我们的相识和这次交谈。
林岩:这些巧合经过您的整理和解释,果然变得非常有趣!
薛涛:把生活中那些平淡无奇的细节加以升华,让那些细节发光,这就是小说家的本分吧。
林岩:近期,我阅读了你的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包括上面提到的《稻香》《泡泡儿去旅行》《满山打鬼子》,还有《我家的月光电影院》《废墟居民》《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九月的冰河》《小城池》《正午的植物园》以及散文集《与秋虫为伴》等。这些作品让我有一种重返童年的感觉。
我想,作为地道的北方汉子,笔触儿童文学这个领域的时候,不仅需要有超常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建立一套让孩子理解、明白的语言系统。这里有几个问题想和你交流一下:一是,你是何时开始儿童文学写作的?为什么不是别的文学,而是儿童文学?二是,你是如何建立自己驾轻就熟的一套儿童文学的语言系统的?也就是说,你的作品能够有广大的儿童读者(也包括成人读者),儿童读者能读明白你的作品,你觉得其中的奥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