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2015-02-05 16:56:04

来源:学术堂

  林岩:提到《满山打鬼子》这部长篇小说,我不由得想起了《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以前脍炙人口的抗日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小英雄雨来、嘎子、海娃等形象历历在目。  我看到《人民日报》一篇文学评论把满山跟上述几个少年相提并论,“满山”已经走进抗日小英雄的人物画廊,填补了东北的空白。当然,“满山”的形象却与上述形象又有不同,在这部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发乎于自然情感的、具有朴素精神的小汉子形象,真实可信,不刻意塑造高大,也没有豪言壮语,很接地气。小说中设置了“满山”与日本小女孩“直子”的交往,更显出了作者在创作上的态度---孩子的纯真天性,善良情怀与战争的可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诚如你在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奖感言中所说:从酝酿《满山打鬼子》那个时刻开始,我适当地把写作的姿态从“仰望星空”调整“俯瞰大地”,我很喜欢你说的“俯瞰大地”。

  薛涛:“仰望星空”肯定是人的视角,而“俯瞰大地”可能是神的视角。我用这个视角获得一个高度,尽量用新的战争观、英雄观和儿童观把握这部作品。

  林岩:《满山打鬼子》的出版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声誉,它获得大奖、在韩国出版、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近日也在江苏首播。我发现从《满山打鬼子》开始你的创作风向有了明显的变化,你从早期的“幻想”和对现实的过度“抽空”中走出来,转而奔向大地深处。最新的长篇《九月的冰河》和短篇《雁叫寒林》掷地有声,能听见来自大地深处的轰鸣,颇具震撼力,最后又达到“虚空”境界,遁入精神层面的愉悦。

  薛涛:由实入虚,最终进入精神和灵魂的层面,这是一个难度,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探索。早期的创作我采取直接进入“虚空”的方式,导致作品缺乏生活质感,它的意义在于完成了基本的艺术积累。我早就知晓,生养我的白山黑水才是我安身立命的“月光宝盒”。它的里面藏着这样一个世界,它神秘、诡异,亦幻亦真,是一块充满“童话人格”的土地。我从小氤氲在那样的氛围,慢慢养成自己的审美观、艺术观。且不说远处传来的萨满神歌和太平鼓,就连树下闲坐的老太太都通着灵气。她跟树探讨过日子的事情,也会顺便调侃身边的一条瘸狗。瘸狗从容跑过,她自己嘎嘎笑,我奶奶有时候也加入这样的对话。去年,我在沈阳郊外的鸟岛溜达,听见两个员工朝着树梢上一只鹰说三道四,认为它的性格“太装”,一个朋友都没有。他俩还对水中一只鸭子指指点点,嫌它的叫声太沙哑,赶不上刘欢。他俩议论纷纷,就像数落一个邻居、一个熟人。我庆幸我生在这块土地,我更庆幸我选择了“童话”这种表达方式。有的同行不太理解我在《九月的冰河》中随处可见的人与树、人与狗的交流。那种交流看似各说各话,其实是万物有灵的文化心理使然,也是这块土地赋予我的“童话人格”使然。

  林岩:近三年来,我一直很关注当代辽宁作家的创作。我渐渐地感觉到,当我们认真总结当代辽宁作家的创作和作品特征的时候,不难发现,诸多作家在创作和作品中所呈显出来的特色依然是继承了上一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精神和对东北广袤土地的关照。你的《满山打鬼子》《九月的冰河》也有这样的特征,你自己也说:“……从酝酿《满山打鬼子》开始,我重新打量我脚下的东北大地。我从过去的时间开始一步一步走过来,现在我正打量当下,打量当下遗留在这块土地上的习俗与信仰、欣喜与哀愁……”你的作品是儿童文学,但其文学价值的终极意义是宏大的、宽阔的,也是有深度的。我曾经给具有继承上世纪“东北作家群”创作风格与特征的当代东北作家这个群体称之为“新东北作家群”,应该是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

  • 相关阅读
  •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时间:02-05
  •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

    时间:02-05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时间:02-05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时间:02-05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时间:02-05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

    时间:02-05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时间:02-05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