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2015-02-05 16:58:52

来源:城市快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冯骥才近照

  本报记者 苏莉鹏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这几年,他为保护传统村落四处奔走,发起“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截至目前,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完成村落数目已逾百个,分布于中国各个省份。冯骥才先生为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花费的心血有了初步的成效。

  即便为保护传统村落花费很多的心力,冯先生依然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今年年初,他的6部新作出版,涵盖了文化游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品收藏、散文小品、纪实文学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泰山挑山工纪事》是最引人关注的一本。

  《挑山工》,这篇冯骥才先生写于1981年的散文,1983年起收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几亿人熟知的经典美文。冯骥才先生也因为这篇文章成为泰 安市荣誉市民。几年前,当他得知泰山的挑山工已经是最后一批、面临消失的消息后,便想再去拜访泰山挑山工。终于在2013年年底成行,并为泰山的挑山工做 了口述史,于是便有了《泰山挑山工纪事》一书。

  “虽然我和他们不曾交流,甚至由于他们低头挑货行路,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但是他们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写《挑山工》的缘起”

  再写挑山工,不但实现了冯先生的一个心愿,也唤起了当年拿着语文课本、被挑山工精神鼓舞的人们的情怀。初登泰山,冯先生是个20岁出头、意气风 发的青年,在那里,他偶遇挑山工。而今再登泰山,年逾七十的他只为挑山工而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寻访挑山工的经历,如同挑山工肩上刻满岁月伤痕的 扁担,在冯先生的心中抹不掉、化不开。

  1964年,22岁的冯骥才在画家溥佐先生那里学画,有一天,溥佐先生对他的几位学生说:“跟我去泰山写生吗?”冯骥才兴奋难抑,立刻呼应前 往,临行前的几天,他兴奋得夜里睡不着觉。“泰山对我有种天生的魅力,这可能来自姥姥那里。姥姥家在济宁,外祖父在京做武官,解甲后还乡,泰山是经常去游 玩的地方。姥姥常对我讲泰山的景物和传说。”冯先生说。也许是这份早就根植于心中的情愫,让他第一次去泰山时,就走进了姥姥讲过的泰山故事里,也沉醉在那 层层叠叠的美景中。“那时没有相机,我掏出小本子东画西画,没有钱,只能在山脚下买些煮鸡蛋和大饼塞进背包,带到山上吃。我还记得坐在经石峪的石头上,一 边吃大饼卷鸡蛋,一边趴下来喝着冰凉的溪水,一边看着那些刻在石头上巨大而神奇的字。还记得一脚踩空,掉到一个很大的草木丛生的石头缝里,半天才爬出 来。”冯先生回忆说。

  • 相关阅读
  •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

    时间:02-05
  •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

    时间:02-05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时间:02-05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时间:02-05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时间:02-05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

    时间:02-05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时间:02-05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