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作家要有户籍,谁都别天真指望自己会成为世界公民。就算你取得了世界公民的户籍,你也有一个精神故乡。什么是精神故乡?就是不管你走到哪里,就算你到了火星,当你孤独难耐闭上双眼,一个图景渐渐清晰,炊烟、原野,继而是鸟鸣、虫唱……这个声像兼备的图景就是你的精神故乡。东北作家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他们都是有根的人,他们的创作都是有根的创作。
林岩:应该说,通过这段时间阅读你的作品,让我有一种回到了童年的感觉。你的大部分作品也在展示童年,你觉得你的童年生活与你的创作有怎么样的关系? 对了,我儿子满山知道我要和你做一个对话,一定让我问问你,你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哪里?是否与你的童年生活有关系?(笑)薛涛:长幼有序,我先回答林满山之父的提问,然后再回答林满山的提问。每个作家的创作都跟自己的童年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这从一些作家的创作谈中能找到根据。但是能否说儿童文学作家更加倚重自己的童年生活呢?这个未必。我的基本的情怀都是童年时代养成的,它影响到我的喜怒哀乐以及表达的方式,可是我的创作灵感基本来自现在的生活,我的儿童文学创作不是童年回忆式。童年回忆式的创作在开掘生活资源方面是有问题的,它不够开阔,除非你有足够的自信和天赋,能为那些“追忆”赋予新鲜的思想。哦,好像捎带着把满山的提问也回答了。不过还是要正式回答满山---我的情怀来自从前,我的灵感来自现在,我的思考指向未来。不知林满山同学是否满意?
林岩:这样一来,我们就绕不开今年的新作《九月的冰河》了。这部作品出版以后颇受好评,《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出版资讯》《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束沛德、曹文轩、徐鲁、朱自强的评论。曹文轩在文章中对这部新作的评价很高,同时也对你这些年的创作做了全面肯定,认为你的文学世界,比初时深邃和开阔,作品的“文学价值一直是被低估”,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枯萎凋零”,反而显得“更加光彩”。朱自强在文章中称,“读《九月的冰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探求的作家形象……这是一部对我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构成一定挑战性的作品。它是写实主义小说,还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它是少年心理小说,还是少年冒险小说?它是动物小说吗?……《九月的冰河》能引起这么多思考,本身就说明了它丰富的艺术价值。”你自己怎么看这部作品?
薛涛:回头看自己的作品总是发现遗憾。我只有正在写作的时候才是自信的,完成后便开始怀疑,并一点点否定它。这些年我三次去漠河北极镇文学旅行。第一次是 2012 年夏天,我在黑龙江边坐了很久,它让我安静。第二次是 2013年秋天,我大致坐在原来的小码头上,很想为这个地方写一本书。这时一条黑狗默默坐在我身边,好像跟我说,写写我的故事吧。我刚刚在心里答应它,它站起身便走开了。第三次就是 2014春天,我带着新书来还愿了。当地的学生在操场上朗诵作品片段的时候,我一直留意着街上走过的人和狗,人群稀稀拉拉,没有黑狗的影子。
我和女儿在那里多留了一天,我俩骑车走遍北极镇,黑狗还是没露面。我想,黑狗去年完成任务便消失在茫茫林海了。我正满怀惆怅,一个男孩出现了,指着我说,昨天我参加新书朗诵了,你不是写《九月的冰河》的薛涛吗?你信不信,我就是书中的小满!说完嘻嘻笑着跑远了。我一下子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