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发力,且日趋严厉,处于房地产下游的建材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而动。
涨价把商家逼到“十字路口”
去年年“五一”期间,尽管没有了楼市的繁荣,加之原材料、人力成本等上涨,让许多商家倍感压力,但各大建材卖场的商家促销信息依然目不暇接。做地砖、地板生意的李老板来自河南,在广州已经干了7 年。他告诉笔者:“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开春以来,销售额比往年少了将近一半。以前的周末甚至会忙得顾不上吃饭,现在却不得不辞掉了两名业务人员。”与李老板有同样感受的商户不在少数。他们对楼市的走向感到迷茫,对自家的生意前景十分担忧,有的计划调整经营思路;有的甚至打算做其他生意,另觅商机。
目前,建材经销商们正处于“十字路口”。对于市场的冷清,马会家居王经理表示:“大多数商户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但是从整体的市场情况来看,我们不认为有什么大问题。”他认为,去年的楼市调控对市场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事实上,商户们更多的压力来自于因劳工费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成品价格上涨,他们担心的是消费者能否接受涨价。
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展信心
经过几年的发展,楼梯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包括市场培育、企业创业、经销商队伍建设等在内的初级发展阶段已经完成。
2011 年以来,中国楼梯行业步入了集团化、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其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产品特色也更加明显,产品细分将更加完善。许多一线品牌企业开始在产能投入方面下功夫。
自2011 年以来,继上海巨铠楼梯在南通购买60 多亩地自建厂房后,赛诺、刘氏、唐朝、信步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加入到了买地建厂的队伍,杭州安步更是直接在嘉兴收购了35 亩现成厂房,仅楼梯生产车间就达2 万多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国已经买地建厂的楼梯企业有16 家,即将投产的企业有8 家。未来两年内,计划买地建厂的楼梯企业也近10 家。新工厂、新设备、新格局,楼梯企业家们动辄几千万元的投入充分证明了他们对楼梯行业发展的信心。
告别“小富即安”树品牌
2011年4月,在第二届中国楼梯企业家论坛上,楼梯企业家们就楼梯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楼梯的价值有没有被低估、楼梯行业未来的道路以及如何加强行业自律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会的楼梯企业家们认为,楼梯人应该放弃之前低价竞争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而要“讲服务、讲理念、不讲价”。
经历了10 年的磨砺,楼梯企业家们更加懂得了品牌的重要性。以往,很多企业拥有几十家经销商,年销售额做到千万以后,既不做宣传,也不做推广,一心只做个“土财主”。
如今,他们那种“小富即安”的心态已经有所改变。楼梯企业家们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企业培育成品牌,也开始懂得如何利用品牌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011年5 月,赛诺楼梯正式签约著名影星孙淳先生,并将借助第5 届上海楼梯展举办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孙淳先生是国内著名演员,今年由他主演的《说好不分手》、《幸福来敲门》等在全国热播,他本人也被评为“极品好男人”,其成熟、稳重的气质与赛诺楼梯的内涵相得益彰。越来越多的楼梯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形象的宣传与推广,这也是企业在现实竞争环境下顺应市场的积极举措。
高端产品也需要高端营销
面对楼梯经销商习惯于销售中低端产品的营销方式,缺乏销售高端产品的操作理念和手法,瓦纳萨特廖总经理表示:“很多经销商骨子里不相信价格高的产品不打折就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