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价格倒挂暖气实在很难“降身价”
据了解,西安供暖成本主要包括煤费、电费、水费、维修费、排污费、人工工资等十多个项目,煤费以外的项目占到了供暖费成本的40%左右。
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从陕煤铜川公司采购的煤,其价格每吨下跌100元,每吉焦供热成本下降2元,但是随着环保改造要求的提高,今年环保治理成本每吉焦上涨2.1元,人工、材料消耗成本每吉焦也上涨了,运输费今年比去年每吨上涨8-10元,营改增后,每吨成本上涨了4元,煤价下跌并不能弥补其他成本的上涨。
在环保要求提高的情况下,西安南郊一家供暖公司采购的煤价不降反涨。据介绍,该公司去年采购的是质量较差的混煤,落地价每吨585元;根据环保部门要求,今年采购的必须是较好的水洗煤,9月12日采购的合同价每吨490元,运杂费每吨100元,落地价每吨590元。经过测算,脱硫、除尘设施建成投运后,供热成本每平方米增加0.45元。还要脱硝,供热成本每平方米每月还要增加0.41元。“供热成本和价格严重倒挂的局面没变,降价实在没空间。”西安北郊一家热力公司工作人员说。
供暖费降或涨热力企业应公开成本账
煤价上涨时,供热费跟着涨;煤价下降时,供热费咋不降呢?
就市民心中的疑惑,西安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解释说,按一吨煤生产23吉焦的热量、每吉焦居民供热价格为40.7元 (供热出厂价)来计算,供热企业用一吨煤的热量供热可收回936元。再按煤炭成本占到总供热成本50%来推算,估计煤价每吨在468元比较合适。也就是说,每吨煤的落地价降到500元左右,居民集中供热价格或有下调的空间。但是环保成本的增加,又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担。不过,物价部门将密切监控煤炭价格,及时了解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如果煤价下跌幅度很大,居民集中供热价格有下调空间,也将适时出台调价措施。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价格是由市场调节形成的,为了兼顾供热企业和热用户双方的利益,应当研究建立煤炭和供热价格的联动机制,只涨不跌,有失公平。而且,对于仍然让人一头雾水的供热企业成本,有关部门应当督促企业详细公布出来,包括煤炭、人工、水电、维修、税费等等,以公开促公正。(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