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开始了,我市气象部门已经全面启动高考气象服务,针对高考中容易出现的天气现象及对策,专家建议:
高温对高考的影响及对策
进入6月份以来,家长和赶考的学生们开始担心“赶烤”。实际上,历史上高考遇到高温天气也是经常有的,比如2005年6月7日海南高考考生就冒着烈日赶考。
毋庸置疑,高温天气对考生的食欲、睡眠质量、复习效率都带来影响。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学生家长,让孩子在临考前几天住进了考场附近带有空调的宾馆,这些特殊的安排无形中给考生的心里增加了负担。而在广大农村等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考生们更是艰苦,闷热难耐,还要挑灯夜战。这种气象件,严重影响了考生的身心健康。气温高容易诱发生理病态,生理病态又会影响应考心理,这必然会造成考试发挥失常。
国家把高考由以前的每年7月份提前6月份也是考虑到高温这一因素的。到气象专家根据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以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分别作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代表,对6月份和7月份的天气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上述7个城市中,6月第二候(6月6-10日)的平均气温都明显低于7月第二候(7月6-10日)的平均气温,其中上海的这一数值要低4.2℃之多,北京低2.4℃,最为接近的广州也有1.7℃。在7个城市中,7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除沈阳外均高于30℃,6月份则只有武汉、广州和西安个城市超过30℃,且超出的数值很少。温度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能使学生在高温天气里复习考试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而且,6月份的相对湿度也要比月7份低,避免了考生在闷热的天气里参加考试容易中暑的情况发生。
医学界人士特别强调,考生在参加高考时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下,往往更容易中暑,因为这时人特别容易出汗,体内的水和盐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且在大多数的考场中又没有通风设施,尤其在农村条件更差,这样的环境会使人容易心烦、急燥、昏沉、头脑不清等,极大地影响考生的情绪,使他们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从多次参加高考组织和监考工作的教师那里了解到,每年考场中都有因为学生难耐高温而中暑或晕倒的现象。而教育部门也说,每年也都有阅卷老师中暑了。可见,高温下考生更应该注意防暑降温。
针对赶考的学生来说,衣食住行都要为考生防暑。
衣:穿棉质衣物,吸汗透气。
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不要吃得过饱,以免造成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应多食瓜果、黑木耳等健脑食品,多补充水分,最好配备一些能量饮料。
住:室内开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在26℃-28℃为宜,要防止感冒。
行:赶考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空调车,途中要备好防暑药品和降温饮料,要预计好时间,提前20到30分钟到考场为宜。
如果在赶考或考试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考生可在太阳擦些清凉油,捏捏人中,如情形严重,监考老师应将考生送至有空调的房间,使其平躺,等血色恢复后方可继续考试。
阴雨天对高考的影响及对策
阴雨天许多人会感到情绪不佳。在人体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尤其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更是变本加厉。而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到了艳阳高照的日子,人体内的褪黑激素会自然地受到抑制,心情也就舒畅多了。
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情绪发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描述雨天惆怅心情的古诗,看来在阴雨天情绪不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但这种情绪会导致人体注意力降低、精神涣散、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因此,是需要及时调节的,尤其是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这种不良情绪和感觉是非常影响考试的,应正确看待。
如果一旦感觉有此类情绪出现,可以考虑用以下几种方法自我调试:
1、首先高考临近,就不要再埋头苦读,应放松心情,从自己的屋子里走出来,多跟家人、朋友交流,亲切友好的交谈能快速有效地缓解“情绪阴霾”。
2、另外,应在复习准备考试的同时,劳逸结合,多出门做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做体操等等,还可以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小范围的集体活动,例如踢毽子、打羽毛球等。这些运动都是可以帮助缓解郁闷心情的良好尝试。
3、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减少焦虑紧张情绪,在阳光出来的时候及时晒太阳,都可以缓解。
最后还要提醒所有有此体验的人,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别被暂时的心理压抑所吓怕,等阴雨天气过去,太阳正常露脸后,一半的“心病”会不治而愈。因此,只要有健康积极地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措施,阴雨天的低落情绪是很快就会消散的。(刘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