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鲜奶吧”主打营养健康受青睐 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鲜奶吧”主打营养健康受青睐 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2014-01-09 10:55:00

来源:新华网

    "鲜奶吧"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如何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如今,“鲜奶吧”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主打“鲜奶直供”“营养健康”,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然而,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由于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部分“鲜奶吧”仍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奶”依然任重道远。

    “鲜奶吧”主打“营养健康”受青睐

    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附近,有一家“365鲜奶吧”,门口写着“牛奶要喝新鲜的,酸奶要吃现酿的”等广告语,每天都有不少消费者在那里购买鲜牛奶和酸奶。

    “这个小站可以订牛奶,还可以电话订餐,我们周边的住户都觉得很方便。”南昌市民饶丹丹告诉记者,她已经在“365鲜奶吧”订购近一年的鲜牛奶了,这家“鲜奶吧”主打的“奶农直供”“巴氏消毒鲜牛奶”喝起来很放心。

    不仅是江西,近年来,“鲜奶吧”在其他地方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四路的“旺角鲜奶饮品吧”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销售巴氏鲜牛奶、酸奶、冰淇淋、奶昔等多种乳制品。

    “最近来‘鲜奶吧’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只好采取会员制进行销售。”“旺角鲜奶饮品吧”负责人杨晓霞告诉记者。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山东作为全国较早出现“鲜奶吧”的省份,自2009年7月潍坊出现第一个“鲜奶吧”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有3000余家各种类型的“鲜奶吧”,遍及全省17个地市。

    “鲜奶吧”暗藏安全隐患

    虽然“鲜奶吧”主打“健康牌”,但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由于部分“鲜奶吧”存在奶源不明、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多头监管等问题,“鲜奶吧”中仍然暗藏乳制品安全隐患。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统计科副科长胡智胜认为,“鲜奶吧”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经营规范。少数“鲜奶吧”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使用来源不明、不固定的生鲜乳为原料,导致出售的乳制品质量难以控制,为安全埋下隐患。

    从业人员缺乏乳制品专业制作知识也是一大隐患。记者通过网络搜索“鲜奶吧加盟”,出现了相关信息83万余条,记者查询后发现,大多数加盟企业都是在经营“鲜奶吧”所需的生产设备,而在技术培训、市场调研、连锁管理等方面几乎是空白。

    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秘书长张志民告诉记者,部分“鲜奶吧”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安全和乳制品制作专业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方法有待规范。比如,有些“鲜奶吧”仅使用几千元的蒸箱消毒器,不能十分准确地控制消毒蒸煮的时间,存在一定隐患。

    此外,“鲜奶吧”多头监管在我国一些城市普遍存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由于畜牧部门管奶源,工商管理部门管开店,卫生防疫部门管日常检查,各部门“只管一头”,缺乏全局统筹协作,导致监管难以“全覆盖”,一些不法商贩仍在开门迎客。

    如何在“鲜奶吧”喝到“放心奶”?

    针对“鲜奶吧”的食品安全隐患,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规范和引导,从而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有专家认为,应尽快制定出台“鲜奶吧”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引导“鲜奶吧”产业良性发展。张志民说,我国现有的相关规定尚不能对“鲜奶吧”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管理,亟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有一定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

    向健军也认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能够确保“鲜奶吧”生产和销售健康安全乳制品。当前,首先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鲜奶吧”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从业者培训和资质审核,并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从而淘汰那些不规范、不安全的“鲜奶吧”。

    多位专家还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强“鲜奶吧”的“进口”和“出口”监管。在“进口”端,要鼓励和引导奶牛养殖场与“鲜奶吧”无缝对接,确保安全优质的生鲜奶直供“鲜奶吧”;在“出口”端,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测和监管,对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销毁,对于多次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鲜奶吧”还要吊销执照。(记者叶婧潘林青)

  • 相关阅读
  • 高龄妈妈:我还能生二胎吗?

    大坪医院妇产科开设的二胎门诊每周要接诊20多人,主任李力对热门问题进行了解答  昨日下午,大坪医院产科门诊,李力正在给有意生二胎的女士解答疑问。李力说,毕竟这个政策在重庆市还没有正式启动,所以她一边出一般产科门诊,一边也把二胎门诊兼顾起来。...

    时间:01-09
  • 浙江签下大气污染责任状:2017年PM2.5降两成

    长三角治霾联动不再是口号——前天,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启动。国家环保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上明确,浙江、江苏、上海等地2017年PM2.5要下降20%左右。...

    时间:01-09
  • 网传兰州女生走失器官被割 警方调查称系谣传

    “听说失踪了好几个,有一个被找到了,器官都被割了。帖子中最耸人听闻的是西固一女学生走失后,尸体在黄河边找到,身上内脏被掏空。去年12月初,西关十字附近的电线杆上张贴了就读于兰州四十三中14岁女学生赵某某走失的寻人启事,引发过往市民关注。...

    时间:01-09
  • 甘肃去年12月2人因食物中毒死亡

    1月7日,据甘肃省卫生计生委通报,2013年12月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发病286人,死亡2人。据通报,1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较大级别1起,一般级别9起;报告事件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4起,发病122人,无死亡;水痘4起,发病62人,无死亡;食物中毒2起,发病102人,死亡2人。...

    时间:01-09
  • 佛山确诊1例人感染H7N9 广东省已确诊10例

    记者于杨 通讯员粤卫信报道 昨日下午,省卫生计生委通报,佛山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根据通报,患者崔某,女,51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人。按患者居住地统计,深圳2例、佛山2例、惠州1例、东莞2例、阳江3例。...

    时间:01-09
  • 监察部通报危害食品安全案例 牵出46人失职渎职

    制售病死猪肉、违规种植毒生姜、制售假羊肉、收购地沟油……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之后,都暴露出严重的监管不严、失职失察问题,甚至有官员充当不法企业“保护伞”。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生姜种植,违规使用剧毒农药,在这起毒生姜案件中,峡山区管委会、王家庄街道和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监管不力、检查不严问题。...

    时间:01-09
  • 夫妻结婚五年迟迟未孕 各自再婚后不久都有了娃

    夫妻结婚5年未孕,离异刚再婚便各自有了娃。廖世秀曾经遇到一对患者,同样因为结婚多年不能生育离了婚,可是离婚后的一次偶然“碰撞”,就怀上了。原标题:夫妻结婚五年迟迟未孕 各自再婚后不久都有了娃编辑:赵明 来源:大河网 ...

    时间:01-09
  • 腰椎间盘突出久拖 小心微创变大开刀

    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只需保守治疗,约10%的患者需手术,如果该手术的久拖不做,有可能耽误微创治疗的好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主要是腰骶部的疼痛,有时疼痛会从中间往两侧弥散。伤口小的手术并不适合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时间:01-09
  • 专家建议:需重视产前筛查诊断

    近日,中山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科技成果奖励大会在中山市科技局召开,由市博爱医院牵头完成的“中山市社区大人群出生缺陷的监控和预防”项目,获得了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