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中大发现调控乳腺癌转移新机制

中大发现调控乳腺癌转移新机制

2015-03-20 15:49:49

来源:南方日报

           长非编码RNA原被认为是基因组的垃圾,但中山大学科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它对抑制乳腺癌的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长非编码RNA“NKILA”。它若在乳腺癌中表达失调,可导致癌基因NFκB的异常激活及乳腺癌远处转移。经历5年,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调控乳腺癌转移的关键角色和新机制,该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2015年3月9日出版的国际肿瘤学研究最高学术期刊之一《癌细胞》(Cancer Cell)上。

  怎样发现的?从“垃圾堆”找到“宝藏”

  这一机制是中山大学宋尔卫研究团队发现的。宋尔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他和团队历时五年的研究结果,在全球首次证实长非编码RNA可直接调控肿瘤细胞的蛋白质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基因。

  说到此次的主角NKILA,宋尔卫解释说,它是长非编码RNA。“自上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学界的主流思想认为,蛋白质是一切生命过程的主角,DNA和RNA只是制造蛋白质的蓝图和工厂。然而,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基因组中97%以上的DNA序列并不参与蛋白质编码。其中,这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转录出来的RNA产物被称为‘非编码RNA’,占基因组转录产物的绝大部分。”

  宋尔卫坦言,10多年前科学家对这类分子是视而不见的,以为它们只是基因组的垃圾,然而,此次的“宝藏”就是从“垃圾堆”找到的。

  RNA怎么起作用的?可抑制癌基因激活

  NKILA是怎么起作用的?宋尔卫介绍说,NKILA作用对象是NFκB,“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调控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生命现象中起关键作用,它尤其是联系炎症和恶性肿瘤的关键因子。”宋尔卫进一步解释,NFκB一旦被激活,就容易导致乳腺癌转移,而肿瘤转移,将累及命脉器官的正常功能,往往是恶性肿瘤致死的直接原因。

  “抑制NFκB通路激活的化合物早已问世”,但宋尔卫团队成员,孙逸仙纪念医院化疗专科主任姚和瑞直言,“医生们并不能把它直接用于临床上治疗疾病,因为它把正常的细胞功能也抑制了,会导致细胞损害,副作用太大。”

  • 相关阅读
  • 怀唐氏胎儿的孕妇最小仅21岁 唐氏筛查不能忽视

    3月21日是国际唐氏综合征日,因唐氏综合征的另一个名字“21三体综合征”而得名。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过去两年的病例数据显示,查出唐氏胎儿的孕妇平均年龄仅33.5岁,最年轻的仅...

    时间:03-20
  • 广药白云山网上回收家庭过期药品

      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且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家庭过期药。过期失效的药品被随意丢弃,药品中某些成分在自然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对...

    时间:03-20
  • 每隔3-10年市民要进行乙肝疫苗再评估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记者了解到,目前清远市乙肝群体病毒携带率已经高达近10%。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学博士钟备建议市民每隔3-10年进行乙肝疫苗再评估。  据钟备介绍,在清远医院的门诊当中,主...

    时间:03-20
  • 预防脑卒中发生 深圳药企开“处方”

      15日,美国心脏病学会2015年度科学会议公布了一项由中外知名医学专家共同参与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最新的研究结果:在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依...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