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不足1岁孩子血压190 世界仅4例

不足1岁孩子血压190 世界仅4例

2015-06-08 15:25:40

来源:北青网

 
  天一亮,刘丽迫不及待地来到华信医院,找到血管外科主任李雷博士。李主任翻阅了既往病历,了解承承的整个患病过程后,只说了一句,“嗯!你来这儿就对了!”
 
  第二天是个周五,刘丽带着因血压高导致心衰并且还发着高烧的承承来到了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
 
  找到了病因,周一承承转入了血管外科。超声科主任王廉一博士亲自为承承做了超声检查。经过她仔细检查,探查到承承右肾已经萎缩了。最重要的是,右肾动脉上有两个非常隐蔽的“鼓包儿”。
 
  这两个“鼓包儿”,使肾动脉供应右肾的血流发生了“旋流”,导致右肾缺血后萎缩。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都会引起人体血压升高。原来,给承承喂辅食时的“不吃、不吃”,居然是血压高带来的“摇头晃脑”!
 
  刘丽听到王廉一主任分析后,懊恼得捶胸顿足:承承的病早就有症状了,却被自己忽视了。现在因为血压高引起的心脏衰竭,差点儿要了承承的命!可话说回来,还不满一岁的小婴儿,谁能想到会血压高呢?!
 
  世界仅4例
 
  医院血管外科联合泌尿外科、心脏中心内外科、儿科、高血压研究所、麻醉科……十几位专家,为承承召开了一次多科室会诊。
 
  首先确定治疗方案:按照承承的体重和身体条件,严格控制降压药、利尿药、强心药、保肝药的剂量,既要控制住病情发展,又不能对身体其他的器官有所损伤。同时,李雷主任将承承的复杂病情向我国著名的心外科专家吴清玉院长汇报。吴院长指示:在保证承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泌尿外科主任李胜文教授出差回到医院后,专门到血管外科探望承承。李胜文主任查阅了文献资料。全世界类似承承的病例报道,仅有4例,极为罕见!
 
  综合各方面检查结果,他提出了治疗方案:承承右肾已经萎缩近97%,已经不能恢复。保留这个肾,只会分泌毒素,影响心脏和另一个肾,而且,那两个“鼓包儿”万一继续长大,最终撑破肾动脉导致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右肾及肾动脉,彻底解除导致承承发生血压高的原因。
 
  多科联合战
 
  此时的承承,小小的心脏因长期高血压的刺激,已经心衰而且扩大了,能承受麻醉和手术带来的风险吗?
 
  承承还不足一岁,可以穿刺的血管非常纤细,需要麻醉师高超的技术;手术中对肾动脉的处理,有可能使血压异常升高,就要备好降压药;肾脏切除后,血管的扩张又会使血压迅速降低,就要备好升压药;对于心脏功能的监测,就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于麻醉药的剂量,更是精确到0.1毫克!有人说最好的麻醉医生,是“隐形人”。让外科医生感觉不到身边有麻醉师,这才说明麻醉医师的水平“高超”。
 
  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后,手术开始了。李胜文主任亲自主刀,两名副主任医师配合。承承的右侧肋下,切了一个仅仅6厘米的小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后,将右肾和右肾动脉一并切下。护士将切下的组织端到手术台下,血管外科、心脏中心、麻醉科、泌尿外科的医生们都围了过来。右肾已经萎缩得变了形,肾动脉长度不足3厘米,两个分支也仅有1.3厘米长,两个分支上各有一大一小将近1立方厘米、吹弹可破、像微型气球一样的血管瘤,也就是超声女神看到的那两个有生命危险的“鼓包儿”……!

  • 相关阅读
  • 怕疼不敢查?宫腔镜检查没那么可怕

      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愁眉苦脸地走进了妇科门诊。她今年28岁,体检时B超怀疑子宫里有个息肉,建议复查。3个月过去了,复查B超,超声报告上写着:“宫腔内占位,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网上很多人说需要宫...

    时间:06-08
  • 保持两米距离可有效预防MERS 其传播力不如非典

    韩国的MERS(莫斯)疫情继续进展,世界为之关注。这种情状不由得让我们想起12年前经历的SARS(非典)。...

    时间:06-08
  • 韩国再增MERS患者 涉疫情医院曝光

      韩国保健福祉部7日通报,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当天新增14例,其中包括1例死亡病例。至此,韩国确诊病例总数增至64例,死亡病例增至5例。   韩国保健福祉部7日介绍,当天新增的14例确诊病例中,有...

    时间:06-08
  • CFDA提示菜豆食物中毒风险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2015年以来因食用未烧熟菜豆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为预防食用菜豆中毒,保障公众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发出风险提示。   菜豆,包括...

    时间:06-08
  • 明明没有骨质增生 为什么脖子总是疼?

      单位体检,拍颈椎的正侧位片算是常规项目,很多人拿到报告后发现,明明经常颈部疼痛难受的,却显示未见骨质增生,而平日没有肩颈不适的人却被告知有颈椎骨质增生。这是报告拿错了?还是另有起因?   带着这个...

    时间:06-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