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心血管等慢性病病人去看病 医生将开运动营养处方

心血管等慢性病病人去看病 医生将开运动营养处方

2013-10-15 11:08: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目前,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现有确诊患者2.6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面对心血管等慢性病的病人,医生除了开一张“药物处方”,还将开一个“运动处方”,这是我国部分心血管医生已经开始的行动。“今后,还将给病人开出‘营养处方’,这三张方子将从生活方式入手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指导、治疗。”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告诉记者。

    10月11日,会集全国近万名心血管医生的第24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京开幕,当天也是国家卫生部门倡议的大众“步行日”。在大会开幕前,近千名心血管医生在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等带领下,进行了以“吃动平衡,健康心脏”为主题的慢跑活动。

    该活动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主办,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项目的重要内容。活动现场,白岩松及各专家代表主办单位倡议心血管医生在给病人开出医疗处方的同时,给出“运动处方”,倡议通过身体活动,保持健康,应对慢病挑战。

    我国超过88%的成年人身体运动活动不足

    陈君石院士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若不及时有效地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陈君石院士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缺乏身体活动是心血管等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6%),仅次于高血压(13%)、吸烟(9%)和高血糖(6%),高于超重和肥胖(5%)。而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很低,而且是以老年人为主。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超过88%的成年人身体运动活动不足。另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近20年来的能量摄入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这一切都说明,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大众健康威胁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生活方式方面大众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单纯依靠节食减肥、杜绝主食或某种食物控制体重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陈春明教授指出,肥胖和超重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的,而不是单纯地由某种食物导致。而很多人只是控制主食和糖的摄入,实际上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此,控制体重最重要的是保持吃和动的平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胡大一呼吁医生应开出运动处方

    “运动是良医”是美国运动医学会在2007年推出的项目,此项目已开始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作为“处方”手段之一,鼓励医生在为病人拟定治疗计划时把运动包括进去。据悉,美国运动医学会已在网站上公布《“运动是良医”指南》,列举了若干种疾病的“运动处方”。此外,还在美国提倡把运动状况列为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倡导医生开“运动处方”。这个模式已经在全世界15个地区、30多个国家展开,具备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心脏出了问题才‘大修’,却不懂得保养心脏。”第24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主席、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

    胡大一教授说,很多人认为,患上心血管病就不能运动了,其实患者的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营养、心理、药物和戒烟五个方面的处方。而运动在心脏康复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

    目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合理运动还能帮助病人治疗和预防包括肥胖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抑郁和焦虑症、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在内的40多种慢性疾病。

    白岩松在大会开幕式前的慢跑活动中,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吃动平衡”项目主办单位,向心血管临床医生发出了倡议。首先倡导临床医生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因为我国临床医生通常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生活不规律;另外,希望心血管医生在给病人开出医疗处方的同时,开出适合患者的“运动处方”。

    运动营养药物多管齐下 “吃动平衡”已使90万人受益

    2012年,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和中华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共同主办的“运动是良医”首期培训班在石家庄举办。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50名心血管病临床骨干医生参加了培训,这种培训今后将在全国各地展开。和国外不同的是,我国今后还将培训指导医生在开“运动处方”的同时开具“营养处方”。

    针对目前我国大众身体活动不足和慢病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早在中国卫生论坛期间,就大力呼吁建立政府、社会力量共同行动的机制,共同应对慢病的挑战。

    倡导“步行日”理念引导大众增加身体活动的“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项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主办,可口可乐支持,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2013年,项目依托全国30个省市的慢病防控示范区,举办了60余场长走活动和30余场健康知识共享会。各地长走结合了浓郁的当地特色,登高、民俗、传统文化与健康紧密结合,形成了全民一起健身的独特风景线。同时,项目还支持全国近100所高校的学生社团,鼓励大学生开展自己喜爱的“吃动平衡”项目。2013年受益人数已超过90万人。

    文/布衣

    本版启事:10月15日晚8点至10点,就“医生怎样给慢性病病人开运动营养处方和运动是良医”有关话题在新浪微博@北京青年报举行互动,营养专家将在此等候您的提问。

    本版投稿路径:weishiping@ynet

  • 相关阅读
  • 慢性病流行病学家发现:成年人睡太多太少都易患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人口卫生部门的慢性病流行病学家发现:45岁以上的成年人睡眠时间太短(6个小时或更少)和睡眠时间太长(10个小时或更多)与他们患上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焦虑症和肥胖症)之间存在相关性。...

    时间:10-15
  • 不要忽视腰酸背痛骨头疼 或是骨质疏松在作怪

    导读:日前在京发布的《2013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披露,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居高不下,但由于认识不足和诊断条件所限,只有约1/5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得到了相应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时间:10-15
  • 中年压力大 老年易患痴呆症

    中年人、壮年人常承受大量生活压力,小心到老年易患痴呆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日常生活压力可能会使大脑出现生理学变化,进而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研究人员指出,当人面临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都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对健康造成冲击。...

    时间:10-15
  • 心脏衰竭患者采用“得舒”饮食可改善功能

    心脏衰竭患者若能好好改善饮食,病情就会大有起色。研究人员让心脏衰竭患者采用低钠“得舒”饮食21天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其效果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不相上下。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得舒”饮食的患者左心室松弛、舒张腔僵硬情况都获得改善,这说明心脏、动脉间血流变得更加通畅。...

    时间:10-15
  • 小伙常年弯腰 脊柱变形引发心疼

    (通讯员 罗鑫 记者 杨甜子) 小胡是位建筑工人,每天弯腰和泥糊墙,近一年以来心脏区域总是有间歇性疼痛的感觉,去医院做过各项检查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心疼”却没有缓解。王主任认为,“背俞”穴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阶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相应穴位所在。...

    时间:10-15
  • 老人弯腰倒垃圾致骨折 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

    (通讯员 刘敏 记者 杨甜子) 近日,70多岁的张大妈准备下楼倒垃圾,当她弯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后起身时,突然感觉背部一阵刺痛。王宸教授表示,老年人轻易骨折有很多原因,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