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减退,各种疾病也开始找上门了。做到以下“三少”,有利于老人用药安全。
剂量少。老人的消化功能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肝药酶的生成及活性逐渐降低,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使老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易发生不良反应;老人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容易出现药物蓄积中毒;老人体内的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所占的比例相对增加,亲脂性药物(巴比妥、地西泮等)容易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因此,老人应遵医嘱调整药量。
种类少。老人用药宜少而精,尽量不要多药合用。许多老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每日服好几种药者很常见。药物的种类越多,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越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少进补。很多老人不需要额外用补药,如果乱用补益类中药或保健品,引起的症状表现容易与原发病混淆,影响对疾病的判断。例如,人参虽可益气健脾,但如果老人长期大量用,可能引起食欲减退,误以为是胃病。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