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信息公布延迟 供水车姗姗来迟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信息公布延迟 供水车姗姗来迟

2014-04-14 10:52:00

来源:法制日报

    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截至2014年4月13日19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来水厂1号泵房和2号泵房取样点,安宁区培黎广场取样点,苯含量未检测出;西固区建国宾馆取样点,苯含量为2.15微克/升。

    在此之前,17时20分,兰州市召开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称,导致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是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两水厂之间的自流沟内水体受到了污染,并初步查明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通报还称,初步判断,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兰化公司一渣油罐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有34吨渣油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一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该通报至少说明,这条自流沟早已受到了含油污水的污染。

    事件发生以来,作为兰州市民,《法制日报》记者亲历了该事件的整个过程。

    “迟到”的公布

    4月11日凌晨3时,就在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的时候,兰州数百万的市民还大都沉浸在熟睡之中。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是2007年8月由原兰州供水公司与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据该公司介绍,投加活性炭是为了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5个小时后,早上7时起,当市民们纷纷起床洗漱、吃早餐、上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或许已经被苯污染。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直到当日11时许,有媒体报道称,兰州自来水苯指标严重超标——国家限值为10微克/升,当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也就是说超标20倍。此消息迅速在微信、qq群、短信中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市民开始抢购各大小超市的矿泉水。

    媒体披露的数据得到了相关部门证实。11日15时许,甘肃官方通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报告称,4月10日17时出厂水检测苯含量118微克/升,4月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

    11日12时,市民陆续下班吃午饭。这个时候,大多数市民依然不知道自来水被污染的消息。《法制日报》记者在兰州东方红广场一家牛肉拉面馆吃午饭时,该面馆用水依然是自来水。

    11日14时许,记者们接到兰州将于14时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这次发布会证实苯超标属实,并宣布“未来24小时不要饮用自来水”。

    出人意料,这次发布会将发现苯超标时间定为“今天凌晨”,也就是说11日凌晨。至于缘何要将这次事件定为“4·11”事件,因为发布会没有让记者提问,个中原因不得而知。而有关部门通报的苯超标含量也大幅“缩水”,称4月11日,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检出出厂水苯含量为78微克/升。

    从10日17时,到媒体披露出的11日11时,期间超过18个小时。这引发了市民对事故被缓报的质疑。

    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12日在有关会议上称:“从11日7时接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应对措施是得力到位的,我们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

    这就意味着,兰州市接到报告是11日7时,这与发现的10日17时,也过了14个小时。采访中,有市民称,自来水被苯污染,关乎数百万市民的饮水安全,如此严重的事故,信息却并不透明。

    对此,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苯的检测较为复杂,最终确认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兰州市民王先生质疑,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有没有检测?如果有,能否向社会公布前几天的检测数据呢?

    抢购水等送水

    4月11日下午,在距离兰州300多公里的甘肃武威出差的李先生,得知“未来24小时不要饮用自来水”的消息后,立刻给妻子打了电话让她去买些矿泉水。当他的妻子急忙到附近超市去买时,发现各类瓶装水已被抢购一空。

    事实上,抢购瓶装水是从11日11时、媒体披露出苯超标的消息后就已经开始了,大概到了16时许,市区内各大超市的瓶装水基本被抢购一空。

    11日14时50分左右,《法制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市庙滩子附近一家中型超市内采访发现,各类瓶装水的货架早已空空如也。

    此时,兰州主城区各地都掀起了抢购瓶装水的热潮,一些小商店甚至将矿泉水的价格大幅提高,牟取不义之财。

    11日16时30分,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未来24小时不要饮用自来水”,此时各大超市的瓶装水销售已基本告罄。

    在这次发布会上,兰州市长袁占亭表示,已紧急从周边地区调运桶装水和瓶装水,将向广大市民免费提供。同时,通过城管、消防等部门,定时、定点为大家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11日晚上,没有买上瓶装水的兰州市民,开始由白天的抢购水,转而等待政府送水。在兰州七里河一个社区内,11日19时,市民便拿出家里的盆盆罐罐,早早地来到政府贴出的“供水点”排队等候。

    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12日零点以后,第一车水才“姗姗来迟”。当晚,全兰州城都在等水,在各地设定的“供水点”,随处可见市民排成长长的队伍,人声鼎沸。

    12日11时左右,城关区贴出了“紧急通知”,称经检测,城关区饮用水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然而,市民却“无视”这个通知,临近中午,记者在城关区九州开发区一个“供水点”看到,依然有大量的市民在排队接着政府送来的“安全水”。

    一位现场接水的市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自来水苯超标的公布,“迟到”了18个小时,现在说水可以“放心饮用”了,这叫人怎么放心?

    污染原因披露

    4月13日15时,兰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初步判断此次自来水苯指标超标应是周边油污造成的。至于油污的来源,通报认为,是原兰化公司(目前的兰州石化公司是由原兰化公司和原兰炼公司合并而成)原料动力厂一渣油罐发生的两次事故造成的,该渣油罐已于2006年拆除,拆除后在原址上建成了现有的40万吨/年的芳烃抽提装置。

    通报称,根据对兰州石化现有的生产装置及灌区的排查,未发现物料及产品泄漏现象,只是消防井内发现了有少量飘油。通报表示,调查组将核实地下含油污水与自流沟内苯超标水体的关联性,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这是兰州市首次向社会披露事故原因。该通报引起了部分市民的不解。因为就在前一天,某官方媒体就已经从兰州当天召开的会议上获悉,原因已查明,系某化工企业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在这次会议上,兰州市副市长严志坚说,发生事故的自流沟是4号自流沟,这条自流沟长约3公里,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全程封闭,沿途没有排污口,但是与周边的部分化工企业的管线有交叉。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负责事件调查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原兰化公司250万吨/年炼油装置(现芳烃装置西罐区)对面区域、即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流沟两侧开挖了12个探坑,从坑内发现大量含油污水,累计抽排含油污水约800吨。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对自流沟内的具体泄漏点位还在进行实地勘查核实,施工人员仍在进行挖掘作业,但可肯定的是,这次污染不是化工管道直接泄漏所致。

    在4月12日兰州市召开的会议上,市委书记虞海燕要求,要以彻底解决隐患为目标,做好苯源点施工改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要做好此次事件的原因调查工作,给全社会一个明确的交待。

    虞海燕要求,要坚持透明、公开、及时原则,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如实公布,把正在开展的工作毫无保留向社会公开,尽快消除市民恐慌情绪。

    而在4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长袁占亭就作过类似的承诺。他表示,将以最快的速度查明原因,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这次事件也折射出兰州市自来水供应仍存在隐患,特别是没有第二水源,对城市的饮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不管如何,数百万兰州市民在希望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尽快查明事件原因,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 相关阅读
  • 访谈预告:疾控专家谈如何防治春夏交替易发病

    春夏交替是人体最易生病的季节,据北京市近几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显示, 5-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时间:04-14
  • 日常生活最廉价的养生食物

    2、大葱:葱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原(主要在绿色葱叶中含有)、食物纤维以及磷、铁、镁等矿物质等。辣椒素不但不会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加,反而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碱性黏液的分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胃溃疡。...

    时间:04-14
  • 春季养生四个小方法

    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时间:04-14
  • 春季别把鼻炎当感冒 些症状须警惕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不仅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同时也是鼻炎的发作期,给许多鼻炎患者造成了诸多痛苦。近日,就春季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记者走访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永赤。那么,春季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专家提醒要注意以下几点——  鼻塞: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时间:04-14
  • 兰州大学发现PM2.5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死胎流产

    4月1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时间:04-14
  • 二月白等化妆品曝抽检不合格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期组织对宣称祛痘/抗粉刺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检。追查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黑窝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查处。...

    时间:04-14
  • 德州:小区内乱贴“牛皮癣”最高要罚1000元

    近期,德州市新湖家园、南源港湾、南龙国际等小区业主纷纷反映小区内存在张贴小广告问题,尤其是楼道内较为严重,非常影响小区形象。...

    时间:04-14
  • 临沂市"老癌"协会20年:"癌友"抱团为抗癌喝彩

    临沂人最容易患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肝癌、直肠癌、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结肠癌、膀胱癌、脑恶性肿瘤,其中肺癌是我市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时间:04-14
  • 滨州居民大病医保实施 每年每人最高补偿限额20万

    我市将严格按政策开展大病保险补偿,尤其是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保障范围、支付比例及合规医疗费用范围,将不折不扣地执行省政府的规定。2014年,居民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范围,按合并后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原新农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服务设施范围目录执行。...

    时间:04-14
  • 甲状腺癌成为黑龙江省增速最快恶性肿瘤

    生活报4月14日讯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2012年全球新增1400多万癌症病例中,绝大多数发生在中国。15日-21日,在第2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记者从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我省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甲状腺癌已成为我省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