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国宝级中药"守秘"困局:配方缘何难解"有毒"质疑

国宝级中药"守秘"困局:配方缘何难解"有毒"质疑

2014-04-14 09:03:00

来源:新华网

  连日来,云南白药修改补充药品配方一事依然没能消除消费者的隐忧。此前,云南白药一直以“涉及国家秘密技术可不公开”为由,拒绝在其说明书中标明涉嫌毒副作用的配方。

  专家指出,这一事件的背后根源在于医药市场监管滞后。据了解,中医药立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在保护国家秘密技术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中探寻解决之策,还需直面中医药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建立制度保障和法律规范。

  修改补充配方为何难消舆论风波

  围绕云南白药是否含毒的争议并不仅限于近日。在2003年、2009年和2010年,先后有三起案例指向云南白药所含有毒成分导致中毒,也曾引起舆论关注。但云南白药集团以“涉及国家秘密技术”为由拒绝提供配方。由于核心证据缺失,法院均将诉讼驳回。

  记者了解到,自1956年以来,云南白药的配方、工艺确实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秘密技术。对于此次“涉毒”风波,云南白药称,药品配方中草乌所含乌头碱类物质的毒性已在加工过程中得以消解或减弱,产品安全有效,新的说明书中也标明药品含有草乌,其余成分略。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云南白药作出回应和修改,许多消费者仍然表示难以吃下“定心丸”。除了云南白药,近些年来,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和牛黄千金散、汉森制药四磨汤等中成药也曾因使用一些含毒的药材而引起争议,涉事方往往一味回避而不提供具体的科学解释,消费者的疑惑自然难以消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孙晓波长期从事药理方面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任何药品都有毒副作用,药典收录的就有80多种含毒药材,但是中药讲究的恰恰是“去毒存效”。尽管草乌被中医定为“大毒”类中药,但经过水煮、腌制等炮制手段,是可以降低其毒性的。

  “即便是秘方也要遵循国家药检,而且处方药的剂量是有规定的,只要按照药品说明和医嘱,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孙晓波同时强调,草乌和白芨、川贝母等同服会加重草乌毒性,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可以给医生和患者一些必要参考。

  “秘密配方”在海外公布暴露双重标准

  早在2010年,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白药在美国销售的产品成分表中,详细罗列了其配方。在2013年2月,香港卫生总署检出云南白药含有乌头碱毒物责令下架相关药品,云南白药称配合港署补充完善相关产品注册程序后已恢复销售。记者在香港一家药店买到的云南白药散剂中看到,说明书中明确用中英文标明药品含有三七、冰片等成分。

  这不免让消费者发出疑问:为何云南白药的国家保密级配方却在海外公布?据业内人士解释,这源于中外不同的注册法规,某些国家和地区要求必须公布成分,而在国内,被列入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的处方是可以不公开的。

  这种双重标准显然加重了消费者的质疑。其实早在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列出了28种毒性中药品种,生草乌、蟾酥、雄黄等均在列。2013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修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说明书的通知》中,重申落实《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在说明书中标明毒性名称,并增加警示语。

  据了解,云南白药完成说明书修改工作也是为了落实这一规定,不少相关企业也在修改说明书。包括孙晓波在内的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一《通知》姗姗来迟,但意味着我国中药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如何破解“守秘困局”

  一边是中药企业要保护配方秘密保护自身发展,希望为中药发展谋求安全环境;一边是消费者要求知情权、健康权得到切实保障,质疑“国家机密”成为企业公布信息的“挡箭牌”。既要保护国家秘密技术,又要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如何在二者间寻求平衡,“国宝级”的中药企业似乎已陷入“守秘困局”。

  “公布部分毒性配方并不会导致秘方泄露。”孙晓波认为,某些阶段的保密是出自保护国家级药品的知识产权的考虑,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申请国际专利,而不是瞒着消费者。

  山东大学法学副教授潘昌新认为,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关系民众生命安全,信息公开透明显得更为重要。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推进中医药还是要靠法律制度建设的意识觉醒得太晚。“中医药立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而如何立法?考验着相关部门、学者、法律人士的细致工作。”潘昌新说。

  现代社会迫切要求中药有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的精确描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孙晓波也指出,在现代医学的技术下,我们对一些中药的研究有了科学根据,但应该理解短期内全部解释清是不现实的。“要加速这个过程,还需要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加大研究力度、开拓研究思路。”

  “应该看到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通知》起到的作用。但是‘通知‘的作用是有限的,真正让中药规范起来还需继续完善相关法律。而在中医药立法切实推进之前,公开告知消费者哪些信息,考验企业的良心,也考验他们对自身的品牌形象的珍视与否。”潘昌新说。

  • 相关阅读
  • 访谈预告:疾控专家谈如何防治春夏交替易发病

    春夏交替是人体最易生病的季节,据北京市近几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显示, 5-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时间:04-14
  • 日常生活最廉价的养生食物

    2、大葱:葱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原(主要在绿色葱叶中含有)、食物纤维以及磷、铁、镁等矿物质等。辣椒素不但不会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加,反而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碱性黏液的分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胃溃疡。...

    时间:04-14
  • 春季养生四个小方法

    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时间:04-14
  • 春季别把鼻炎当感冒 些症状须警惕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不仅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同时也是鼻炎的发作期,给许多鼻炎患者造成了诸多痛苦。近日,就春季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记者走访了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永赤。那么,春季如何区分“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专家提醒要注意以下几点——  鼻塞: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时间:04-14
  • 兰州大学发现PM2.5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死胎流产

    4月1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时间:04-14
  • 二月白等化妆品曝抽检不合格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期组织对宣称祛痘/抗粉刺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检。追查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黑窝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查处。...

    时间:04-14
  • 德州:小区内乱贴“牛皮癣”最高要罚1000元

    近期,德州市新湖家园、南源港湾、南龙国际等小区业主纷纷反映小区内存在张贴小广告问题,尤其是楼道内较为严重,非常影响小区形象。...

    时间:04-14
  • 临沂市"老癌"协会20年:"癌友"抱团为抗癌喝彩

    临沂人最容易患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肝癌、直肠癌、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结肠癌、膀胱癌、脑恶性肿瘤,其中肺癌是我市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时间:04-14
  • 滨州居民大病医保实施 每年每人最高补偿限额20万

    我市将严格按政策开展大病保险补偿,尤其是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保障范围、支付比例及合规医疗费用范围,将不折不扣地执行省政府的规定。2014年,居民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范围,按合并后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原新农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服务设施范围目录执行。...

    时间:04-14
  • 甲状腺癌成为黑龙江省增速最快恶性肿瘤

    生活报4月14日讯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2012年全球新增1400多万癌症病例中,绝大多数发生在中国。15日-21日,在第2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记者从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我省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甲状腺癌已成为我省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

    时间:04-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