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救治的“黄金时间”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介绍,脑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其中脑梗死占60%-80%。脑梗死(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栓子堵塞血管,使得血流堵塞而造成的。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对于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解血栓,使得闭塞的脑血管再通,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王拥军强调,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生后,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然而,目前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其中只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远低于北美的10%。
为了减少院内延误,让患者在更短时间内接受规范的溶栓治疗,全国首个多学科规范化卒中溶栓质量改进项目(“MOST”项目)已启动,并在全国92家医院建立了溶栓示范中心。据悉,在参加该项目的医院,病人从到达医院到用药溶栓的时间,由之前的平均117分钟减少到6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