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最初几个月,宝宝就开始了恐惧的感受。通常,这种恐惧是完全正常的。怎么能让宝宝摆脱恐惧感呢?可以用理解和耐心来帮助他,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妙招,把宝宝恐惧的“怪物”变成朋友,使宝宝带着更多快乐来面对现实,将那些恐怖的场景变为愉快的探险。
6~12个月的宝宝:留下我一个人……我不怕
所有的宝宝都害怕和妈妈分开。不过,对于从6~12个月大的宝宝,不论这种分离有多么短暂,都会造成无法抑制的焦虑。这种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也表现在害怕睡觉上。为了帮助宝宝更好地面对这一“危机”,可以用游戏来让他平静和放松。
睡前游戏推荐:
每天晚上要睡觉了,在把宝宝放进摇篮之前,可以和他来一次“晚安之旅”,逐步将宝宝诱导入一个放松的状态,直至安然入睡。游戏应当在宝宝卧室里进行,持续大约半个小时。
◎开始时,妈妈轻轻抚摸宝宝的双臂,同时唱一支短短的儿歌或是摇篮曲(比起歌词的含义,应当更加注意歌声的音调,要低沉温暖、婉转纤细)。
◎然后,妈妈拿起宝宝最喜爱的玩具,让毛毛熊、小木偶一个接一个的向他道晚安,然后放在宝宝身边(如果宝宝在夜间醒来,看到面前的玩具依旧像他睡前一样守护着他,就会感觉很踏实,很快又会进入梦乡)。
◎接着,让宝宝躺在摇篮里,枕着妈妈的一只手臂,轻轻摇动摇篮,用妈妈皮肤的气味和摆动的节奏,引宝宝入梦。
8~12个月的宝宝:陌生人……我不怕
在不久之前,宝宝还表现得非常合群,喜欢所有的人。但当8个月大左右时,宝宝在突然间开始惧怕陌生人了。
“招待客人”游戏推荐:
◎每天选出半小时来接待亲人和朋友,但是要温柔和循序渐进的进行,每次接待一个人。
◎把宝宝抱在怀里来欢迎来客,和他一起把门打开。
◎然后请客人来帮个小忙。请他们每个人做一件特定的事情,和宝宝来分享。比如邻居阿姨陪宝宝和他最喜欢的熊宝宝玩儿;闺蜜陪宝宝在浴室里游戏;表姑姑给她讲故事,等等。
这样,宝宝就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和陌生人合作与交流,并获得快乐和经验。但是,如果宝宝一直不断地哭,还向妈妈的怀里缩,紧紧抓着妈妈的衣服不放,那么,不要坚持继续游戏,等过几天,可以再试着玩儿这个游戏。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很可能在这一年内,宝宝怕生人的情况就会得到解决。
1岁半~3岁的宝宝:上厕所……我不怕
对宝宝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年龄来告别尿布,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宝宝第一次和便盆的约会必须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因为宝宝主动排便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自己分离。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恐惧。
坐便盆游戏推荐:
◎第一次教宝宝使用便盆时,妈妈要向他介绍便盆,就像介绍一个新朋友。市场上有五颜六色的做成动物形状的便盆,可以让宝宝给它取个喜欢的名字。让宝宝摸摸它,尝试着连续几次坐下然后起来,直到宝宝对它产生信任感。
◎当宝宝坐在便盆上时,让他翻翻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然后,妈妈留在旁边陪着他。如果宝宝顺利排便了,妈妈要热情地表扬他,让宝宝感到快乐。
◎便后,给宝宝个小奖励。妈妈带宝宝去厕所,把便便倒进马桶冲走,告诉他:“便便从这里就会游向大海,去找寻小鱼啦!”宝宝听了一定会非常开心。
2岁半~3岁的宝宝:去幼儿园……我不怕
有些宝宝去幼儿园的最初几天非常难熬,不仅要和妈妈分离,还需要认识许多陌生的小朋友。为了减少宝宝的不适应感,最好提前进行一些集体游戏,由宝宝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参加,以此开始和同龄小朋友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