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育儿秘笈

给宝宝喂药的6个小技巧

给宝宝喂药的6个小技巧

2013-03-11 17:14:19

  最近的气温越来越低,生病的宝宝多了起来。喂宝宝吃药,绝对是每个父母都头疼的问题,宝宝们似乎对吃药有天生的抵触情绪。

  首先要警告所有家长,不要强行给孩子“灌药”,这非常危险。强灌药,不但有可能造成孩子呕吐,还可能导致窒息。请医生开药的时候,选味道好点的,如果非要服用难吃的抗生素,也可用打针代替。大多数非处方药其实是可以不吃的。当然,爸爸妈妈还需要学习一些好的喂药技巧。

  给宝宝喂药的6个技巧

  1、给宝宝喂药要选择合适的器皿和工具。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可以使用滴管;1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汤匙或者带有刻度的小量杯、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如果吃的是药片还需要准备研碎药物用的小药钵将药片研碎。

  2、为了减轻苦味或者其它异味的刺激,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白砂糖,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准备一些小的水果糖块。

  3、喂孩子吃药时要选择半坐位姿态,轻轻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头部,以防喂药时呛着孩子或者误吸入气管。

  4、对于1岁之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适宜。将小滴管吸进药(可以混入少许白糖)后,伸进孩子的嘴里,滴管嘴放在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吃完药后再喂上几口水,然后亲亲和夸奖孩子。

  5、对于一些不合作的孩子,平时家长不要利用吃药、打针、去医院恐吓孩子,造成孩子对一些医疗行为的恐惧感。要告诉孩子生病后就需要吃药,接受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很快痊愈。

  6、喂药时不要采取撬嘴,捏紧鼻孔,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

  喂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一、宝宝吐药后还要补喂吗?

  答:可以补喂药。

  刚把药喂完,宝宝又立刻吐出来,很多妈妈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都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如果宝宝把药物吐出,妈妈要及时的清理干净,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待宝宝不哭闹后,再根据情况酌情补给药物。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再补喂一次会造成药物过量,因为呕吐通常是宝宝刚吃完药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发生的,这时药物还没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再者,常用药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药范围,常用剂量一般是中等剂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二、给宝宝喂药时不小心过量了怎么办?

  答:药量大大超过安全倍数时应及时送医院。

  有些父母粗心大意给宝宝吃了过量的药物,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如果吃的药物相对安全,比如维生素类,量不是特别大,可以多喂水,促进药物排泄,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吃的药量大大超过了安全倍数,要赶紧去医院进行催吐、灌肠、输液等治疗。

  三、能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吗?

  答:不能用。

  有些父母担心药物太苦会让宝宝难以下咽,就在喂药的时候掺一些牛奶或果汁,以改善口感,让宝宝顺利吃下。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很多药物和牛奶、果汁混合后,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可与某些药物发生作用而影响药物吸收;而果汁口味甘甜,但与健胃药和止咳药等同时服用也会降低药效。

  提示:只要吃药后立即喝水,苦味就会被稀释逐步消失,而且也有利于药物尽快到达胃肠,及早吸收。

  四、喂药时,能捏住宝宝的鼻子吗?

  答:不能。

  有些妈妈图省事,喂药的时候,不管宝宝会不会哭闹就捏着鼻子灌药,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样捏着宝宝的鼻子,很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宝宝的气管中。强行捏着宝宝鼻子灌药,宝宝极易呛到,造成气管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呕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

  • 相关阅读
  • 给宝宝喂药的6个小技巧

      最近的气温越来越低,生病的宝宝多了起来。喂宝宝吃药,绝对是每个父母都头疼的问题,宝宝们似乎对吃药有天生的抵触情绪。   首先要警告所有家长,不要强行给孩子“灌药”,这非常危险。强灌药,不...

    时间:02-28
  • 给宝宝喂药的五点注意事项

      1、喂药时间:多数药适合饭后1小时服用  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大多数药因为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在饭后1小时喂服比较适合,以防损伤胃黏膜。如果是小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