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正式的工作场合,速写本子也常被叫做“木朵爸”。这位爸,在女儿出生后为她画出红遍微博的“百睡图”,“现在哪天不画就别扭”。3岁半的木朵,在爸爸的影响下也拿起了画笔,父女画画的场景,堪称超有爱的一幕。
木朵说她画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3岁半的女儿,在速写本子的描述里,是个对画画很有自信的小姑娘。“木朵拿起画笔就非常地笃定。随便勾几条线,就可以很兴奋地告诉你这是大象、狮子,或者别的什么。”这样的帅气,年少时的速写本子也曾梦寐以求,“我小时候,一画完,就会仰着下巴等着家长来评价,如果听说不像,会垂头丧气一整天。木朵却自信得让人羡慕,甭管画得跟实物距离有多大,她说画完就画完了,心满意足得不得了。”
速写本子知道,孩子的自信依赖天性搭建,但只要稍稍动用成人的权威便会稍纵即逝,“很多爸妈强调孩子画得不像,然后自己画出来示范,你画得再好,也是一坨屎。”他从来就不觉得自己的观察会超越孩子的灵敏,“怎么学习画画?最好的法子就是带她去看、去体会。去过动物园,木朵的画里就会有大象,长鼻子、大耳朵这些特征画得真儿真儿的。”
依靠观察,依靠想象,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生的艺术家,但唯一摧毁这项能力的就是你的功利心,“我们家从来没人催木朵去画画,她想表达的时候,自然就会动笔。这跟你遇到开心事,就忍不住哼两句歌一个意思。大人有随意抒发或者不抒发的权力,孩子凭什么不能?”但是偶尔用点小花招引诱也挺考验家长的心思,“我们夫妻俩不管谁有机会出国,都特别有默契地去一个地方——美术商店。那些奇趣的画笔,让木朵欲罢不能,这样制造出来的机会多自然。”
我来铺就欢乐气氛,木朵爱上画画
2011年1月,小木朵出生不久,速写本子开始给女儿画睡姿图。只打算在小圈子里秀一秀当父亲的兴奋,没想到,这些画作瞬间暴红,速写本子有点为难了,“被这么多人看到她小时候睡觉的样子,她会同意吗?”后来,出版社联系到速写本子,“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出书应该是对版权最好的保护,于是才有了《爸爸的木朵》的出版,这之后又有了第二本《亲亲木朵》。”现在,女儿已经能和爸爸一起画画了,或者,我们可以期待下一季,是《木朵的爸爸》。
速写本子不是专职的插画作家,出书前后,他的主要工作都是建筑设计师,以室内设计为主。从一个在草稿纸背面不自信涂涂抹抹的小男孩,到今天可以掌握权威的专业人士,自信地与客户沟通,他希望把画画的乐趣传染给孩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条件有限,只能用草稿纸的背面画,搞得现在用高级的图纸都有点儿不会画了”,哈哈一笑以后,速写本子的脸色又带出几分严肃,“但是现在木朵画画,我会提供最好的纸、颜料,体会这些美好的东西,我相信,她的审美也会在这些潜移默化中被培养。”
“女儿四个月的时候,我就把笔递给她,小家伙挥着笔,刷刷几下,真是有范儿啊。”现在的情形是,女儿画的时候,爸爸陪她一起画。用速写本子自己的话形容是“她当画画是玩,我帮她玩得更热闹一点儿”。这种相处的模式,又来自于速写本子小时候的回忆,“我小时候,我爸就陪过我画画。我妈也陪过,她现在还画国画,作品相当‘像那么回事’。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遗传了谁的天赋呢?”上一代的传承搞不清楚,但木朵的才华确凿无疑来自爸爸,“当她拉着我的手,让我在她的画上补充几笔的时候,当父亲的高大立刻显现,心里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