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育儿秘笈

孩子变“笨” 可能是感统失调

孩子变“笨” 可能是感统失调

2013-11-25 16:00:0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儿童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对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皮肤等传来的感觉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造成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表现为孩子好动、丢三落四、读书常漏字串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人交往能力差等。

    感觉统合失调通常可以通过自行观察来发现,进而通过专家诊断来确认是否感统失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等。

    2、视觉感不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3、听觉感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8、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妨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感统失调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感觉统合训练来纠正和预防的。通过感觉统合的训练,孩子会有以下方面的进步:首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改善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其次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再次身体协调性得到了提高。最后帮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塑造了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促进身体各个感觉区域的成熟,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

  • 相关阅读
  • 影响一岁十个月宝宝身高的因素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身高可以更高一些,那么,就要从幼儿期开始增高哦。遗传:宝宝地身高受遗传影响较大,所以从父母地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未来所能达到地身高,有公式如下:运动能促进宝宝地血液循环,改善骨骼地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高地增长。...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