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择校热”,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西安市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在4个区实行的“大学区管理制”试点,通过优质学校带动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目前,4个试点区283所学校共组建了72个大学区,在一定程度上为“择校热”降了温。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大的意见有两个:一是择校收费问题,二是补课问题。择校问题从表面看是办学行为不规范,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近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区域之间特别是校际之间仍不均衡。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推动教师特别是名师的交流互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以此从根本上逐步解决择校问题。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今年西安市财政已经列支500万元用于“大学区”改革补助。按照“大学区制”目标任务,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由现在的10%上升到15%;70%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带动更多学校由弱变强
李颖科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简单的平均化,而是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确保优质学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学校由弱变强,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西安市碑林区是这次试点“大学区”的四个区之一,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来,通过输出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方法等途径,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提升全区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均衡发展为“择校热”降温
记者了解到,这项改革启动以来,已取得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在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完善管理机制、丰富办学模式、实现内涵发展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推进均衡发展、追求教育公平提供了强大动力。”李颖科说。
学区长学校的校长普遍认为,“大学区”对相对薄弱学校的提升是个加速器,对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个有益尝试。大学区改革通过搭建学科教师合作互动平台,帮助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惠及学生6.2万余人。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说,西安在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敢于抢占先机,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有效地遏制了择校热、奥数热,很好地回应了人民对义务教育的期盼。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几个月来,已取得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如四个试点区整体工作推进还不够平衡,个别大学区的活动开展缺乏实质性措施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和完善各项改革举措,满足学生和家长‘上好学’的愿望和期盼。”李颖科说。
相关信息:
西安4试点区建72个大学区 能否为"择校热"降温?
“实行大学区后,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这正是我们家长所期盼的。”西安市莲湖区土门小学二年级一班罗艺宁的家长罗小锋说。【详细】
"大学区"实施3月惠及6.2万学生 大学区或全省推行
这几个月对西安城南中学校长李应强来说,无疑像夏天吃了冰棍一样舒坦,困扰他三年多的问题因“大学区”制度出台迎刃而解,随着西安航天中学注入师资全力协助其恢复初中,这所目前只有小学年级的中学真正地恢复到了中学。 (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