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前不久,西安市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签约仪式举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为合同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正式介入,评价的重点是针对择校热、小升初、减负等焦点问题实施的教育改革措施。
面对艰难推进的教育改革,第三方评价将如何具体实施?能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操作过程中又该如何保持独立性?
8月27日,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制作完善针对教育领域相关工作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设计方法、数据分析软件等。据悉,该人才事务所将拿出一套详尽、细化的总体评价实施方案,在征得西安市教育局确认后,于9月初正式启动针对西安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工作的“试评价”。
突破
引入外部独立评价,教育部门不再“自己裁判自己”
“过去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介绍,“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主要考核教育政策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入学率、区域校际是否均衡发展等指标。”
随着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集“运动员”、“裁判员”角色于一身的情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夏彬认为,将评价与被评价“一肩挑”,难免出现评价结论不够科学、公正的现象。
从去年5月开始,经过与西安市政研室、参事室、统计局、社科院等部门探讨论证,今年7月初,西安市教育局正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公平遴选有资质的优秀的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广泛采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数据。
“按照政府公开采购的程序要求,从7月初经过招标、评标、公示、竞争性谈判,最终由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中标单位来承担教育创新评价体系工程的建设。”据李颖科介绍,双方合作期为一年,之后再重新招标。“整个评价过程将按照市场运作手段来实施,按照工程进度、工作量完成多少分期付款,确保取得实效”。
据悉,对西安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评价是合同中约定的主要评价内容。“具体来说有3项,对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改革进行评价”,西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郑震国表示,“择校热、小升初、减负都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可谓有的放矢。”
优化
发挥专业机构人才技术优势,将专门设计评价体系软件
“担任第三方评价的机构需提供阶段性评价报告和年度评定报告,并将即时性反馈意见提供给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对象涵盖了区县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郜随印说。
据他介绍,该机构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队伍、研究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11人项目组,评价工作包括对教育环境、政策、现状和问题的前期调研,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试评价和正式评价,数据分析,形成报告等过程,“发挥专业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广泛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手数据采集,采用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由专家缜密论证和评价教育改革内容,并最终提出教育改革政策的合理化建议。”
“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而第三方机构评价信息采集的对象更具多元性、广泛性,评价过程是动态的、公开的,透明度得以大大提高”,李夏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