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小学就读的外来娃,高兴地领到了免费教科书。新学年该市对5.3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继续实行“同城待遇”的义务教育政策,确保每名外来娃都能顺利入学。庞瑞和摄
本报9月3日综合消息 9月3日,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学,迎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各地认真准备、积极筹备,努力为新生提供人性化服务、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并出台多项举措确保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学生在新学期轻松快乐踏上起跑线。
各地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
9月3日上午8点,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市长张惠悄然来到农村学校环翠区羊亭学校和桥头小学,和孩子们一起上“开学第一课”。和他们同时走进农村学校的,还有威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大班子所有28名成员,以及所有县市区、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孙述涛、张惠等领导来到农村学校“开学第一课”现场后,学校不设主席台,领导不讲话、不讲排场,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升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静静地聆听学生、教师和校长国旗下的讲话,和学生共同聆听“美在你身边”开学第一课。
“现在我宣布:全省‘开学第一堂法律课’暨‘法院开放日送法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9月3日上午,随着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的一声宣布,河南省“送法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9月3日是全国大中小学校新学期开学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举行了全省“开学第一堂法律课”暨“法院开放日送法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从这一天开始,河南省将有611名各级法院的法官走进全省611所中小学校,为30万中小学生上法律知识课。
今年秋季开学,重庆市将有8109名新教师走上中小学讲台。8月29日,重庆市教委召开重庆直辖以来首次全市新教师上岗动员大会,教委主任周旭为这8109名新教师讲授“开学第一课”。
会上,周旭还对新教师的成长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要学会务实,防止“眼高手低”。二是要学会激励,防止“唱独角戏”。三是要学会引导,防止“一言堂”。四是要学会驾驭课堂,防止“课内损失课外补”。五是要学会总结,防止“经验流失”。
高校确保贫困新生入学
进入9月,全国各高校陆续迎来了2012级新生。各校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华南师范大学安排124万元,按照本科新生总人数的10%比例,为约620名特困新生每人发放“生活启动金”2000元。目前,广东各地均设立了专项资金,兜底解决各地、各高校无法解决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资金缺口。为此,广东今年将新增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问题。
复旦大学今年准备了总价值逾11万元的迎新礼包、200套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200份面值100元的学生超市购物券、400份护肤品礼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要向辅导员提出申请,经过审核,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迎新物资套餐。
天津大学的2012级新生中,有900多人次申报各类助学金。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情况,8月12日至15日,学校的5个工作组分赴天津各区,走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家庭,介绍“从家门到校门”无缝对接的助困体系和政策。据悉,该校贫困新生家访活动已经开展了近10年。
东北师范大学今年为1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免费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本科阶段4年的附加保险,使学生在校生活多了一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