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友情还是爱情? 教育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友情还是爱情? 教育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012-12-27 09:32:40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组织评选出了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在内的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是十年来教育部对此纲要的首次修订。

  《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其中,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老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开展心理援助要保护学生隐私

  教育部提出,各地中小学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快建立心理辅导室,把学生请进辅导室开展心理援助的过程中,教育部提出,老师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要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教育部提出,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援助时,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老师要能识别严重心理疾病学生

  依据教育部的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强学生控制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和老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各地各校应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

  教育部提出,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育部要求教师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

  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小学低年级

  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小学高年级

  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等内容。

  初中

  着重培养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等。

  高中阶段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老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中国新闻网)

  • 相关阅读
  • 剩女借末日谣言告白 意外收获爱情

      随着谣传中“世界末日”的日期越来越近,上个周末,剩女张小姐鼓足勇气向一位暗恋已久的男士告白,没想到竟然意外收获爱情。  张小姐家住大连沙河口区春柳街道沙园社区,今年29岁的张小姐是个全家发...

    时间:12-19
  • 林丹的2012:事业爱情获双丰收

    当12月21日安然结束时,人们尽可以去嘲笑“末日论”。荒诞不经的预言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了。...

    时间:12-18
  • 房子票子模糊爱情 “爱情天梯”感动亿万网友

      摘要:很早就听过这个故事,很羡慕这样的爱情,但这样的爱情真的适合久居城市的我们吗?房子、票子、车子等浊物早已填满了我们的眼睛,早变得看不清真爱的模样,这样的故事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心灵慰藉。  10月...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